七一社區        注冊

人民安危高於天——浙江省軍民抗擊強台風“菲特”紀實

2013年10月08日09:05   來源:浙江日報

原標題:人民安危高於天

“老百姓安全了,我們就值了”

大災面前,黨員干部是不倒柱石

這次迎戰“菲特”中,我省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和戰斗堡壘作用,奮力搶險,盡顯先進本色。

夏季懷是舟山定海漲次船舶修造廠廠長,也是一名老黨員。台風登陸夜,海岸邊刮著12級大風,他沒有合眼,來回巡視著船塢裡停泊的4艘無動力船舶。

從船廠到舟山跨海大橋橋墩隻有800多米,無動力船舶沒有螺旋槳、發動機,萬一隨著潮水沖出船塢,撞上大橋,后果不堪設想。從10月4日開始,夏季懷就帶著員工做起應急防台工作,碼頭上的船隻全部開到錨地避風,對船塢裡的無動力船舶反復做加固。

把船舶的外體密封好,不讓水滲入﹔船塢裡擺放下浮標,監測水位﹔用高強度纜繩將船舶牢牢固定,確保纜繩均勻受力。盡管預防工作已做到位,今天凌晨,夏季懷還是不敢怠慢,在船塢、碼頭來回巡視著。

“跨海大橋是我們舟山的生命線,絕對不能出問題!”夏季懷說。

今天凌晨4時許,奉化市岳林街道、西塢街道部分村庄出現洪澇,有500多名群眾被洪水圍困。奉化市人武部立即派出90名民兵,駕駛4艘沖鋒舟趕赴現場轉移人員。直到中午,受困群眾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

抗擊台風中,省軍區部隊萬余名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奮戰在搶險救災一線。截至今天中午12時,全省公安機關出動警力4萬余人次,出動車船8655余台(艘)次,排除險情4220處,協助轉移群眾13.8萬人次,救助群眾1.1萬人次。

截至今天20時,省武警總隊共出動7個前進指揮組、4600余人次,擔負全省各地的抗台搶險救援任務,為百姓加固房屋130余間,消除各類險情110余處,轉移受災群眾5400余人。

浙江邊防總隊緊急動員,溫州、台州、舟山等地邊防支隊成立150余支抗台應急分隊,參與一線搶險救災,戰斗在狂風暴雨中。

從今天零時至18時,全省消防部隊出動537次,出動警力4962人次,搶救被困人員和疏散轉移群眾1000余人,搶救財產6500萬元,實施以抽水排澇為主的社會救助289次。

受台風影響,杭州、湖州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內澇、山洪,陸軍第一集團軍緊急出動官兵配合地方政府搶險救災。截至記者發稿,該集團軍1500余名官兵仍在待命,做好搶險准備,確保一聲令下,迅即能戰。

省預備役師水上搶險應急分隊先后出動沖鋒舟30多艘次,幫助轉移受困群眾100多人。

7日凌晨,三門縣亭旁鎮界岙村大雨如注,正在冒雨巡查的村黨支部書記俞海苗聲嘶力竭地大喊起來,他發現村民林小友家三層水泥房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傾斜。

雨下得急,風刮得猛,天又一片漆黑。然而,隻用了3分鐘,多名村干部蹚過泥濘的山路,趕到了林小友家,你負責抱被子衣物,我負責背老人小孩,10分鐘后,林小友一家四口被妥善安置。

俞海苗絲毫不敢放鬆,繼續加強巡查,直到凌晨4時多。早上10時,記者見到他時,他渾身上下已被雨水打濕。他又開始了后續的自救工作,因為林小友及其鄰居的總共6間房出現了不同程度受損,急需進行相應的防護工作。目前,村裡已經組織人員對該房子進行加固,確保附近村民的安全。

“趕緊撤離,台風來了,這裡太危險了!”

“再過3小時就可以收香菇了,我不走!這一年的收入,就靠這點香菇了!晚了就賣不出好價錢了!”

“趕緊出來,別擔心香菇,別人不要我要!你們的香菇,我全都按照市場價收,不會虧了你們的!”

10月7日凌晨1時,麗水市鬆陽縣玉岩鎮沙丘村村支書鐘鬆長,和不願撤離地質災害點的菇農們進行了這樣一番對話。沙丘村下轄的范山頭自然村,是A類地質災害點。受“菲特”影響,這裡極有可能發生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有了他這句話,村民們開始收拾東西往村外撤。凌晨2時10分,范山頭村的79位村民全部撤離完畢。“老百姓都安全了,很值得的!”根據縣裡的通知,10月7日晚上,范山頭村繼續進行整體轉移。“收香菇的承諾會一直遵守下去,為了菇農的安全,自己虧點沒事!”鐘鬆長說。

風雨在黑夜中嘶吼,7日1時35分,溫州甌海區麗岙街道下呈村村支部書記鄭進達的手機突然響起,手機裡傳來一陣急促的求救聲:“我被困在高速橋墩下,水漫到我腳踝了,風吹得我站不住了,請你們快來救我。”接到求救電話后,鄭進達與村支部委員金成忠等一行4人迅速驅車尋找被困群眾。頂著強風暴雨,他們在橫穿田野的高速橋墩下發現瑟瑟發抖的求救花農,並成功將其解救安置到麗岙一小。據悉,從10月6日早上8時開始,麗岙街道下呈村村兩委就組織黨員逐一排查,動員在建工地、危房、低窪地帶等范圍內的群眾轉移到麗岙一小安置點進行安置,共轉移群眾300余人,確保了強台風“菲特”登陸時村裡未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7日5時許,天蒙蒙亮,寧海躍龍街道水車村上園自然村的上明橋,從6日就開始堅守在此的聯村干部楊益高發現有將近30米的橋梁被水卷走了,建在橋上的自來水管也被一起沖斷。不但水車村2萬余人出行要受影響,吃水也將面臨困難,怎麼辦?

聽到險情,寧海縣委領導帶領著水利、交通、水務等部門負責人來到現場,要求在最短的時間搭建便橋,並解決百姓的用水問題。水務部門迅速組織10多位搶修人員,繞遠道進入村裡,組織村民一起把原來離村不遠的龍潭坑水庫裡的水接進水網,解決村民的用水困難。

在現場,交通部門的便橋搭建工程也在緊張實施中,預計兩天內就會搶通。洪水還未退去,整日整夜沒合眼的楊益高和他的隊友們仍堅守在橋頭,確保余下的橋梁安全。他們的眼睛已滿是血絲,今夜又將是一個不眠夜……

10月6日20時至7日20時,杭州國家基本氣候站(饅頭山)累積雨量達246.4毫米,打破了2007年10月8日歷史最大單日降雨量191.3毫米的紀錄。

暴雨如注、城區積水,黨員干部沖鋒在前。就在許多人守候家中的時刻,在杭州街頭,2700多名交警和協警頂風冒雨疏導交通﹔9.5萬名城管應急搶險人員排水、加固民房建筑、轉移群眾﹔傍晚時分,在望江街道老社區,街道及各社區工作人員來到積水嚴重的居民家中,挨家挨戶上門勸說居民轉移至始版橋小學和服裝職高兩個安置點。

“這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我建議你們還是到安置點去休息一下,我們會給你們看好家的。”望江街道清泰門社區書記王穎耐心地勸說大家。截至晚上6時,老社區積水點共有46處,近千戶居民受到影響,轉移居民12戶。街道緊急調配水泵56台,24小時不間斷排水。同時,街道在安置現場配備了7名工作人員,准備了礦泉水、方便面等物資20箱,努力保障居民生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程宏毅)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