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始終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

記河南省衛輝市唐庄鎮黨委書記吳金印(下)

高文

2013年09月11日10:48   來源:農民日報

原標題:始終與人民群眾血肉相連

“建設新型城鎮化,就是要讓唐庄老百姓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

“隻有產業集聚了,老百姓在家門口才有活干,有錢掙。掙的錢多,社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又好,才能吸引老百姓自願離開土地進入社區。”吳金印說。

2005年,衛輝市行政區劃調整,原歸太公鎮所轄的谷駝、張庄、靳灣、虎掌溝4個國家級貧困村,被劃到了唐庄鎮。這4個村,或在半山腰,或在山頂上,群眾吃水、吃糧、走路、上學、就醫、擇偶都難。

吳金印進村了解情況后,立即派車給群眾送水。每逢春節,給家家戶戶送肉、送對聯。新農合推行后,他安排鎮裡拿出資金,為每個人繳納了個人承擔部分,沒叫老百姓掏一分錢。

為徹底改變村民的生活環境,2008年,吳金印開始謀劃如何讓群眾搬下山、住新房。他跑到新鄉市請專家定規劃、繪藍圖,最后填平廢棄的磚窯場,建起了能容納4個村居住的新型農村社區,取名四和社區。

從2008年到2011年,四和社區蓋起了300多幢兩層半的小別墅。同時,還建起了6幢六層樓,專門免費提供給沒有積蓄的五保戶、殘疾人、貧困戶,讓群眾一個不少地從山上搬了下來。

9月5日,在四和社區記者隨機採訪了71歲的居民王法和64歲的居民暴秀明。“我們原來有‘八難’:吃水難、吃糧難、穿衣難、娶親難、出門難、上學難、看病難、走路難。”兩位老人對記者說起在深山居住的往事,有一肚子倒不完的苦水。而說起下山遷入新社區的好處,樂得合不攏嘴。

“建設這個社區,鎮裡投入1.9億元。不僅讓大家住上了新房子,還有活兒干,有錢賺。社區通水通電,用上了天然氣。基礎設施齊全,學校、幼兒園、敬老院、醫院、超市、文化大院、休閑廣場、圖書閱覽室應有盡有。原來的山裡人,現在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目前,唐庄鎮的所有行政村,本著節約耕地的原則,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被整合為40個新型農村社區,向城鎮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唐庄鎮鎮長宋艷說。

吳金印常說:“我們建設高標准的新型城鎮化,就是要把城市的所有優點都吸納過來。”為了將唐庄打造成一個功能完備並具特色的國際花園城鎮,打造成一個“三化”協調、“四化同步”示范鎮,2012年,吳金印又聘請上海同濟大學的一批專家教授專程來到唐庄,對原規劃作了進一步調整,重新繪制了一個高起點、高標准的規劃藍圖。這一高標准的新鎮區規劃,以產業集聚區為中心,面積為5.8平方公裡,全部實現綠化、美化,路網、水系、電力、通訊、供氣、學校、醫院等基礎設施、公益服務設施全部配套。今年5月,一批專家和新鄉市、衛輝市、唐庄鎮三級領導及唐庄全鎮人民代表參加討論、修改,對唐庄新鎮區規劃進行了二次論証。

今天的唐庄,一條條水泥路連通著大街小巷﹔田間地頭,一排排日光溫室鋪展成片﹔一棟棟村民樓房鱗次櫛比,一座座現代化工廠星羅棋布﹔一行行垂柳凝碧,一片片鬆柏吐翠,遠近聞名的明星鎮再次走在了前列。(記者 高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