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29日11:16 來源:光明日報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19日召開會議,部署實施面向國內高層次人才的“萬人計劃”,即“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該計劃將用10年時間面向國內遴選1萬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從榮譽稱號、經費支持、政策支持、加強聯系服務等方面給予特殊支持。
此次對國內人才的支持,力度之大、層次之高、范圍之廣,前所未有。“萬人計劃”的實施,有何戰略意義?將對未來中國產生哪些影響?光明日報記者於20日採訪了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
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加強人才自主培養
2010年起,《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部署的12項重大人才工程有序推進,產生了顯著的效果。在這些人才工程如火如荼開展之際,中央為何又要實施“萬人計劃”?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國內高層次人才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主體力量。近年來,我國對人才的激勵和支持項目很多,但相對比較分散,而且有的項目已實施很多年,必須隨著形勢任務的變化、人才特點的變化,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最大限度調動國內高層次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他說:“‘萬人計劃’的實施,是我國自主培養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又一重大工程,將更好地支持國內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突破現有桎梏,完善人才發現、培養、使用和評價激勵等機制
“萬人計劃”按照高端引領、梯次配置的思路,重點支持三個層次、七類人才。三個層次是指“杰出人才”、“領軍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主要是考慮要形成人才項目的梯次配置,便於根據不同成長階段人才的特殊需求,提供相應的支持措施。七類人才的設置,則主要考慮要覆蓋國家發展需要的重點領域,兼顧創新與創業人才、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人才、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人才等。
這位負責人指出,這個設計體現了人才開發突出高端、急需優先、梯次配置的科學理念,承載了國家高層次人才開發的高瞻遠矚,有利於解決我國大師級人才匱乏、各領域創新創業骨干人才不足以及青年人才難以脫穎而出等最迫切的問題。“通過‘萬人計劃’的實施,將進一步完善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發現、培養、使用和評價激勵等機制,推動我國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營造有利於人才潛心研究、創業創新的良好環境。”
與“千人計劃”並行,打造國家創新力量
解決高層次創新人才不足的問題,一是靠面向海外引進人才,二是靠立足國內培養人才。2008年以來,國家抓住國際金融危機給引進海外人才提供的難得機遇,集中力量實施“千人計劃”,掀起海外人才回歸報國熱潮。但也引起了國內高層次人才的強烈反響,紛紛要求國家像重視引進人才一樣加強對國內人才的支持。
“國內現有人才和海外人才同等重要,都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骨干力量和寶貴財富,必須培養好、保護好、支持好。”這位負責人透露,其實中央在“千人計劃”制定實施的同時,就已經著手考慮“萬人計劃”的啟動工作。為此,中央組織部會同有關部門開展了一系列深入調研和充分論証,廣泛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建議。
“‘萬人計劃’與‘千人計劃’是兩個並行的國家層面的重大人才工程,對於統籌國內國際兩種人才資源、打造一支強大的國家創新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這位負責人說,“希望國內的優秀創新人才抓住難得機遇,在‘萬人計劃’這個平台上施展才華、實現夢想。”(記者 羅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