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才網

譚鴻鑫:我國急需專業化的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機構

高級經濟師,清華大學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副主任 譚鴻鑫

2013年01月22日17:07    

我國已進入科技成果的“大爆炸”時期。經過30 多年發展,我國已成為“專利數量大國”,2008 年僅國際專利申請量我國就達到6000 余件,全球排名第六。與科技成果的“大爆炸”形成強烈反差的是這些成果的實際轉化率不足20%,遠遠低於發達國家60% 以上的科技成果轉化率。這邊是成果數量不斷增多,“水位”持續上漲,那邊是轉化的“出口”不暢通。大量成果沉睡在書架上,現在甚至出現我們的一些成果自己轉化不了,被外國人買去轉化成產品,又掉頭賣給我們的現象。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個復雜而專業的過程,現有中介服務機構專業化水平太低。科技成果轉化涉及知識積累、技術提升、商務運作及資本投入等一系列問題。一方面,由於技術在描述時,“說”出來容易“寫”出來難,需要有既懂市場又懂技術的專門人員與科研機構和企業面對面溝通,並長期跟蹤。另一方面,由於事關行業競爭、商業機密,企業不願意在各類技術轉移中心網站上登記技術需求,技術發明人也不願意將技術細節透露,雙方都需要有效的專業對接平台。目前,雖然我國有大大小小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機構上萬家,但幾乎所有的中介,要麼是高校科研院所下屬的事業機構,隻負責向外單向發布本單位科技成果信息,不具備運作和經營的能力﹔要麼是隸屬科技、經委系統的事業單位,也只是“電腦對電腦”,發布各種供需信息,其主要收入並非來自成功完成科技成果轉化的中介費用,而多是從房屋出租、舉辦政府交辦的各種科技活動中獲得。這兩類中介機構,都是雙腳站在技術供給方這邊,並不了解對面企業的真正需求,專業化水平都非常低。

不比教授懂市場,不比企業懂技術,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的差距主要在人的素質上。 中介機構的全部價值都體現在人的身上。科技成果轉化中介作為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的聯系橋梁,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與技術發明人、投資家、行業技術專家及市場分析家進行交流合作的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中介服務機構的差距主要在從業人員的素質上。在國外,科技成果轉化中介機構從業人員都是既有商務經驗,又有科研背景的優秀人才。而在國內,由於行業的薪資水平所限,發展空間有限,成果轉化中介機構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強,整個行業陷入了缺乏人才——行業發展瓶頸——加劇人才流失的惡性循環。不比教授懂市場,不比企業懂技術,這是我們中介機構的現狀。

營造有利於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的良好環境,扶植現有的一些品牌好、能力強、市場化程度高的中介企業。我國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發展緩慢,與整個大環境有關。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對於成果轉化工作都很重視,但具有實質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很少。不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還是其他的促進政策,原則性都很強,缺乏政策實施的有效保障和具體措施,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的快速成長缺乏合適的土壤。建議國家出台操作性強的政策法規,為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它們進一步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此外,相比各類“技術交易中心”、“轉移中心”等,全國已有少數以市場化方式運作的、成功操作了許多國內與國際技術轉移案例的專業化成果轉化中介服務機構。建議國家也要加大對重點中介服務機構的扶植力度, 培育類似英國BTG 公司這樣的成果轉化中介企業,以帶動整個中介服務企業的發展,最終提高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

刊於2012年第9期中國人才雜志

(責任編輯:權娟、高雷)

重大工程

  • 千人計劃
  • 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
  •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計劃
  • 大學生優選計劃

專家解讀

王通訊:《規劃綱要》實施后,以中關村為代表的科技園區提出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目標。[全文]王通訊:《規劃綱要》實施后,以中關村為代表的科技園區提出建設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的目標。[全文]

在線調查

你認為十六大以來我國人才發展最突出的成就是:
科學人才觀日益深入人心
制定和實施了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
海外高層次人才掀起回國熱潮
高層次人才隊伍規模不斷壯大
人才政策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加大
形成了黨管人才工作格局
其他

我要留言

姓名:

提交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