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3日05: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十八大報告摘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全面發展,建設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為人民提供廣闊文化舞台,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關鍵是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這既是既往文化建設的經驗總結,也是未來文化建設的方向指針。
創新是文化發展的靈魂,隻有不斷推陳出新才能生生不息、永續發展﹔隻有將蘊含在人民大眾中的創新能力普遍激發,13億人的文化創造才會使中國文化迎來更加輝煌的未來。
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七大以來,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長期被不合理的體制機制所束縛、壓抑、扭曲的文化生產力噴薄而出,文化創造激情四射,中國文化的面貌隨之煥然一新。10年裡,我們基本建成了堪稱世界規模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框架,主要文化產品——從影視、圖書到動漫、游戲——數量規模躍居世界前列。今天的中國,文化站點星羅棋布、農家書屋遍地開花、圖書雜志琳琅滿目、舞台演出爭奇斗妍……這一切正在展示著一個具有無窮活力的文化中國。
改革
向改革要生產力
近10年對中國文化影響最大、最為深遠的莫過於“文化體制改革”。
文化體制改革是決定中國文化命運的一次偉大變革。短短9年時間,528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華書店、850家電影制作放映發行單位、2093家國有文藝院團、3271種非時政類報刊完成轉企改革,從事業單位轉變成企業。隨著合格市場主體數量的激增,文化創造活力被大大激發出來,文化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已突破1.3萬億元。
從演出太少到忙得不可開交,從收入微薄到收入大增……文化單位改制前后的鮮明對比,令人感慨良多。重慶演藝集團藝術總監王亞非代表從事雜技藝術已經20多年,親眼見証了重慶雜技團從國有事業單位到自主走市場的企業的歷史性轉變。
她說,剛改制那會兒,真是心裡沒底,“以前靠國家養著都難以為繼,變成企業以后,還能不能活下來?”事實証明:重慶雜技團不但活了下來,還活得很好。2010年4月,包括重慶雜技團在內的四家文藝院團整合組建重慶演藝集團,分散在各院團低水平重復的資源,以現代企業的運行結構整合起來,實行集約化運營。短短兩年,集團已進入發展快車道。2011年,實現收入突破1億元,其中自主創收近7000萬元,比體制改革前的2009年翻了三番,演出場次增長了1倍。重慶雜技團創作的大型雜技劇《花木蘭》在國內外演出超千場。
河南省豫劇二團團長李樹建代表說:“我演了35年戲,當了25年團長,深感現在藝術院團的改革可用四句話來概括:一是要走遍千山萬水找市場,二是要吃盡千辛萬苦樹形象,三是要歷經千錘百煉出精品,四是要想盡千方百計奔小康。”2010年,豫劇二團先后到河南省和周邊省份的40多個縣市村庄、廠礦企業、軍營學校演出130多場,舉辦公益演出4場,實現演出收入793萬元,比去年增長70%,超額完成了省文化廳下達的目標任務。
改革對文化工作者精神面貌的改變同樣深刻。齊齊哈爾市話劇團團長、黨支部書記艾平代表說:“我們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也感受到文化體制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不改革,就無路可走,越拖‘等靠要’的思想就越強。實施文化體制改革以來,大家都在想市場、想創作、想解決的辦法,精神面貌和以前大不相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