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学习路上

习近平谈为官之道 哪些人的事例曾被提到?【3】

2015年07月31日08:2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历史人物2位:领导干部应鼓励讲真话 为人谦虚 锐意进取

初唐名臣裴矩

——领导干部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

《古文辑要》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唐名臣裴矩在隋朝做官时,曾经阿谀逢迎,溜须拍马,想方设法满足隋炀帝的要求;可到了唐朝,他却一反故态,敢于当面跟唐太宗争论,成了忠直敢谏的诤臣。司马光就此评论说:“裴矩佞于隋而诤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诤化为佞;君乐闻其过,则佞化为诤”。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只有在那些愿意听真话、能够听真话的人面前,才敢于讲真话,愿意讲真话,乐于讲真话。我们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本着“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的原则,欢迎和鼓励别人讲真话。【详细】

——2012年5月,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人物介绍:初唐名臣裴矩以敢于直谏而为人称道。唐太宗称帝后,憎恶官吏贪污受贿,于是就秘密派左右向官吏行贿,测试这些官员是否廉洁。有一个刑部司门令史接受了一匹绢的贿赂,唐太宗下令将其处死。对此,民部尚书裴矩进谏道:“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以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唐太宗听了不仅没有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反而高兴地对诸大臣们说:“裴矩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倘每事皆然,何忧不治。”由此,人皆称裴矩为诤臣。

然而,裴矩在隋朝做丞相时,却被人们视为佞臣。裴矩以对西域外交上的成功而深得隋炀帝宠信,隋炀帝高兴的时候,“每日引矩至御坐”。隋炀帝专横跋扈,荒淫无度,裴矩不仅不进谏,而且在炀帝到达东都时,“征四方奇技异艺,陈于端门街,衣锦绮、珥金翠者以十数万。又勒百官及民士女列坐棚阁而纵观焉。皆被服鲜丽,终月乃罢。”对此,炀帝十分欢欣,对身边人说:“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不仅如此,裴矩还迎合隋炀帝好大喜功的心理,冒着巨大风险讨伐高丽,结果大败。【详细】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

——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详细】

——2013年6月28日,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

人物介绍:正考父是春秋时期宋国的上卿。史书记载正考父恭俭从政的故事。正考父贵为帝室之胄,且博学多才,文武兼备,德高望重,深受宋国几代国君倚重,官拜上卿,却是个谦谦君子,为人处世甚是恭谨低调,平和有加,俭朴至极。正考父的美名和故事,《史记·孔子世家》《左传》等典籍均有记载。《孔子世家》载:“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兹益恭。故其鼎铭曰:‘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其恭俭也如此。”【详细】

相关阅读:习近平演讲中提到的17个小故事: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聆听习近平讲过的11个故事:如何当一名好干部

           习近平讲述8则青春故事:一股激情、一种志向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姚茜、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学习路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

建党95周年学习路上改革创新案例征集中国政要资料库“两学一做”党建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