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光明日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

2014年03月17日09:03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

在回答了为什么需要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制度模式后,还要解决怎样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的重要讲话,我们体会主要应该从这4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一是要用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领改革分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的中心和主轴。因而根据经济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我们形成并提出了具体领域的改革目标。比如,我们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又比如,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党在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全面深化改革是要统筹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因此,需要有总的目标,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并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深化改革的分目标。这是改革进程本身向前拓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改革认识的深化和系统化。

二是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作为宏大的系统工程来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是要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善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历史发展过程看是一个前后相续的过程。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这是前半程,我们已经走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这是后半程,正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努力奋斗。因此,这是一项极为宏大的系统工程。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把握好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的这一特点,我们就一定能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三是要更好发挥制度效力,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因此,只有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才能更好发挥制度效力、有效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制度需要人来执行,治理能力是体现在执行者身上。治理能力不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且是极为重要的。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只有不断提高治理能力,才能使治理体系发挥出更大的效力。

客观地说,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相比,我们要在提高治理能力上下更大气力。应该看到,我们队伍中的不少人,他们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本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尤其是高中级领导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最终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四是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是有其特定的价值体系,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为支撑的。任何一种制度安排都是一定价值取向的体现。价值认同是制度执行、治理优化的重要基础,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要核心价值体系的导航定向,需要精神追求和信仰力量的依托支撑。社会主义社会尤其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的最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这是从战略高度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制度模式指明了前进方向。

民族复兴中国梦引发了亿万人民共创未来的澎湃激情,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凝聚起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的磅礴力量,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中国特色制度模式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我们应该有豪迈的制度自信和自觉的历史担当,努力取得党和国家事业永续发展的“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严书翰)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