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即使城镇化程度到了70%,也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 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据7月22日新华网 )
笔者来自农村,对农村的荒芜深有感触。以往热热闹闹的村庄,现在根本见不到几个人影;而那些田地里郁郁葱葱的庄稼,也被杂草所替代;就连儿时徜徉的乡间小道,如今也被灌木掩盖。如果说这些只是感官上的冲击,农村就医、就学及出行、采购的诸多不便则更多给人以心理上的冲击。有人说,我们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此话虽有偏颇,但也不失为一种警醒。
农村出现荒芜化的趋势,有着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就客观原因而言,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人口较以往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同时很多农村地区都依赖“打工经济”,青壮年劳力基本上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多数是老人儿童,这些都导致农村“人气不旺”。更加不能忽视的是主观原因,虽然在国家层面反复强调要关注农村、政策和服务要向基层倾斜,但到了基层政府,更多的精力是放在了当地的小城镇建设或者招商引资上面,对其治下的广大农村区域管不过来,也不想去管,以至于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长期缺位,农村荒芜也就不可避免。
可以说,农村荒芜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必须解决的地步。其本质就是农业如何被纳入现代化的进程,农民如何共享发展成果,农村如何走向繁荣。探索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失为一条治本之策。
按照题中应有之义,城乡一体化首先就是城市要吸纳农民、带动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要给有意愿、有能力进城的农民提供机会和便利,从根本上破除进城民工的社会保障、子女就学等体制机制障碍;要引导城市人力、资金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助推农产品、农业服务等进城。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民发展拓展空间,为农村发展添加外力。
当然,城乡一体化还有一层更重要的含义,那就是农村自身要发展,要有城市一样的舒适度、便捷度、文明度。目前,农村的荒芜导致了一些农村居民精神上的荒芜,导致了生活水平甚至健康水平的持续低下。这一切都致使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因此,必须更加突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农村公共物品、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提供力度。同时,综合运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调动农村居民自身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开发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村繁荣。
“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 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这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命题。希望有着自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有着城乡一体化的明确思路,有着广大农村居民的自立自强,农村能止住荒芜、走向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