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广大基层干部要充分理解、充分信任,格外关心、格外爱护,多为他们办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基层干部的重视和支持,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众所周知,基层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处在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处在各种社会矛盾的最前沿。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可谓千辛万苦。基层干部常年风里来、雨里去,吃了不少苦头,流了不少汗水,受了不少委屈,为维护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作了大量工作,为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然而,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对基层干部的不理解、不信任、不关心,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被误读”、“被污名化”、“被边缘化”的问题。有的地方由于经济落后、财政困难,导致一些基层干部待遇偏低,收入微薄,从而导致一些基层干部心不平、心不安,工作积极性不高。有的基层干部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感到矮人一截、低人一等,往往成为“出气筒”。有的对基层考核名目众多,导致基层干部处于“上压下挤”的状态,工作压力大,目标很难完成,焦虑情绪较重。有的对基层工作的提拔使用力度不大,一些基层干部常常感觉到自己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很难有“出头之日”,工作进取精神受到挫伤。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动力和源泉也在基层。基层基础打得牢,发展动力才充足,和谐大厦才稳固。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基石,是密切干群关系的主要渠道,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是做好基层工作的关键所在。
正因如此,各级党组织要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支持基层干部,多为基层干部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情,让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有“劲头”、在政治上有“奔头”、在经济上有“甜头”。要为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做到工作顺利时不揽功、工作困难时不推责、工作失误时不诿过,缓解基层干部的压力和焦虑。要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加大对基层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着力破解基层干部面临的“天花板”难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要加大对基层的投入,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具体困难等办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不能“只让马儿跑,又不让马儿吃草”,激发他们立足基层、扎实工作,为加快发展争做贡献的热情。
重视基层就要关爱基层。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好“格外关心、格外爱护”的要求,对基层干部多一份关爱、少一份冷漠,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误解,多一份投入、少一份吝惜,做到人往基层走、物往基层用、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使广大基层干部不但有地位,更加有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