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党的十八大后,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作风问题,出台了“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厉行节约、狠刹浪费之风的重要批示。这些都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就是作风建设不是小事,而是更加严格的政治要求、更加强烈的群众期待、更加迫切的发展需要。
试想,在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理想动摇、意志消沉、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爱学习、不求新知、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脱离实际、急功近利、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漠视群众、独断专行、逃避矛盾、推卸责任;贪图享乐、以权谋私、斗富比阔、骄奢淫逸”等等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治理,势必会直接影响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影响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影响改革发展的推进进程。这是不争的事实。
特别是我们都不会忘记,1940年,陈嘉庚到重庆,蒋介石请他吃800块大洋一顿的豪宴;在延安,毛泽东用自己种的蔬菜和邻居送来的一只母鸡招待他。他当时就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得天下者,共产党也!”这充分表明干部作风连着党心民心,关系人心向背。一个干部,心系百姓,艰苦奋斗,群众就会赞许你、追随你;不务实事,甚至骄奢淫逸,群众就会疏远你、痛恨你。纵观古今中外,一个朝代、一个政党,最终失去民心、丢掉政权,都是从作风腐败开始的。
正因如此,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全国上下持续开展“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活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称道。各种浪费尤其是公务消费中的浪费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遏制。
然而,正像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所指出的,高档烟酒价格回落,奢侈消费渐趋冷清,天价礼品卖不动了……转变作风、厉行节约,八项规定动真格,带着“奢”字标签的商品和服务市场萎缩。有人担心:会不会影响到消费,对经济发展不利?
作为一介草民,笔者也有过这种担忧。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毕竟此举清除的是一粒老鼠屎,保住的是一锅汤。用人民日报评论员的话说,豪华会所、燕鲍翅参,在公款消费的刺激下,脱离了市场规律,形成了价格扭曲,怎么可能带来健康的经济发展?更何况一直以来,过度的公务消费和浪费扭曲了消费市场,许多食品价格虚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民大众的消费需求。现如今,让消费市场的价格开始回归理性,这对居民今后的消费会也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所以,我们不能被短期影响“一叶障目”,要看到改作风,给发展带来的正能量,这种正能量正是实现中国梦所必需的、必备的。记得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前进是今天的活力、明天的保障。”贯彻“八项规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其最终产生的“经济效应”,会让中国发展长期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