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5月13日报道:一些地方政府耗费巨额公共财政资金修建豪华办公楼。济南市政府大楼造价40亿,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单体建筑;浙江长兴县政府大楼造价20亿,被益为“天下第一县衙”。不论身处富裕还是贫困地区、市级还是乡级,部分政府领导相互攀比豪华建楼,奢靡成风,投入巨资更令人咋舌。
早在2007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问题的通知》要求刹住建豪华政府大楼的不正之风。温家宝总理曾在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严格控制政府党政机关等堂馆建设,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而本届政府李克强总理也提出“本届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体现了中央政府“让人民过好日子,让政府过紧日子”的决心。然而,眼下很多地方政府主要领导奢靡盖楼,有令不止、顶风作案的背后是工程招标的寻租受贿,追求面子工程的好大喜功、讲排场、图享乐,是目无法纪的表现。也反映出部分官员浮夸思想和对个人扭曲的政绩关追求胜于对民生的重视。豪华的办公楼更加让老百姓对政府望而生畏,拉大了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成为政府与老百姓的隔膜。
笔者认为,要切实遏制修建豪华办公楼奢靡之风,杜绝攀比现象,应从三个方面加强严控。
首先要加大问责力度,实行领导一票否决制。中央应对对个别地方政府公然违反规定,私自修建超标豪华办公楼的,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对违规者实行一票否决制,给与罢免。让建豪华楼成为成为领导干部不可逾越的“红线”。
其次是改变考核方式。中央应把地方官员修建豪华楼列为考核主要领导政绩的负面分值,让部分领导有清晰地认识,彻底改变错误的“政绩观”。
最后加大查处力度。中央应对已经修建好的豪华政府楼进行清理,严惩修建官员;同时,严格按照《党政机关办公房建设标准》,对超出人均使用面积的要收回并合理调配,避免资源浪费。
只有加强监管、严惩不贷,合理导向、杜绝攀比,让官员正确认识,走出“豪华政府大楼怪圈”,更好的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无限的为人民办实事中去,才能切实走进老百姓的心里,使得中央的惠民政策落地有声,真正惠及全民,为早日实现“中国梦”打下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