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副科长上演“互咬”大片。5月10日,衡阳市质监局计量科科长王先明与副科长曾昊坤在办公室内打架,目前这两人已同时被单位停职,等待进一步调查处理。(5月12日人民网)
各先打二百五十大板。正副科长做了有违官德之事,影响公务人员的形象,让公众笑掉大牙。单位对科长王先明与副科长曾昊坤的处理有力有序、从重从快,稍些平了公众的愤怒。
倘若两人不“互咬”,而是“互捧”。情景一,科长“大家都是兄弟伙,你的事就是我的事”,副科长曾昊坤用单位公车,携妻子到岳母家祝寿,“好女婿”撑场面,无限风光!情景二,科长“公车另有安排”,副科长另行找车,科长大笔一挥,用车费用回科室报销,两全齐美!
相信,这两种情形我们都不愿意看到,公车仍在私用,权力还游离于制度的“笼子”之外。“吃肉者、喝汤者”形成坚固的“腐败共同体”和“堡垒”,纪检监察机关难于攻破,公众监督难以凑效。
因此,正副科长“互咬”比“互捧”好。一是“咬”伤“自家”,保全了“千万家”。如果“互捧”,不知还要出现多少公车变私车,难以想象还有多少钱垫在他们的“屁股”之下。二是“咬”出不团结,保全了“民主”。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敢妄断科长在坚持原则,也不能就说副科长就该“咬”。但是“不怕七嘴八舌,就怕鸦雀无声”实在不好,在有些场合就得有人“叫板”、发“杂音”,否则容易出现“一言堂”,矛盾积淀,终有爆发的一天。不是这一“咬”就“咬”出两人“长期有矛盾” 吗,公车管理的混乱才浮出水面吗?这或多或少体现了“民主”的作用。
正副科长互“咬”,是双方权力的博弈,暴露了两人期的矛盾,科室公车管理的混乱。显然,这种“忘形”之咬,不是基于质监计量的监督检查职能工作上。也许,笔者担心多余,如果两人“互捧”,公权上不分彼此,利益上均沾,串通一气,这更为可怕。相信正副科长互“咬”是“闹剧”,但不应以“闹剧”收场,衡阳市质监局会给公众一个满意的说法。权力只有在阳光下运行,“三公”经费只有公开透明,人“咬”人的怪象就不会发生。我们也不寄希望于人“咬”人来攻破公权私用的顽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