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网络传出消息称,安阳市委书记张笑东因涉嫌严重违纪被省纪委立案调查。据资料显示,2012年4月25日,张笑东由安阳市长转任市委书记,到被河南省纪委立案调查,其任期未满一年。(4月7日 人民网)
从张笑东的任职简历上看,在出事前担任了不少要职,从政30年,应该说经验极其丰富。可他没能抵御住糖衣炮弹的攻击,在市长转任市委书记的路上,不到一年就轰然倒下,教训极其深刻,足够其他的领导干部引起警醒。
近几年,为保证党的干部政策正确贯彻执行,防止用人上发生失察失误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提拔任用干部责任追究的规定。但在落实过程中总存在走调变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由于私心杂念作怪,选拔干部抢着推荐“自己”的人,壮大“自己”的势力。而一旦被推荐的人东窗事发落马,则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种投机取巧的心理不仅严重地败坏了党风政风,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干部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张笑东的落马,背后的缘由不得而知。
要确保提拔任用干部责任追究制度落实不走样,笔者认为,除了要落实好中央规定的“四项监督制度”外,还要完善配套措施。首先,应坚持干部任用记实制度。要详细记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各环节的运作过程,为落实“谁推荐、谁提名、出了问题谁负责”的规定打好基础。其次,应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举报制度。建立严格的举报登记、立案、督办、查处、结案上报等制度,严肃查处群众举报的问题,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再次,扩大民主评议监督的范围。认真落实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推荐权、监督权、评议权和知情权,确保被选拔对象全面“健康”。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把“周岁书记”这样的干部推上更高的位置。
近年来,类似于“短命市长”、“周岁书记”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庆幸的是,有关部门及时清除了隐藏在政府内部的毒瘤,为国家和人民挽回了损失。查处“周岁书记”只是单一事件,我们鼓掌的同时,更应警醒,因为打击贪腐任重道远,拒腐防变应警钟长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