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上说,权力是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老百姓办好事,用得不好误民误事甚至滋生腐败。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人,形成不能贪不敢贪机制,给权力涂上反腐剂戴上紧箍咒。(据3月26日新华社)
“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反腐败的有效措施,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从实践中看,至少能取得三个方面的实效:
能促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共产党人的权力观认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重托,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如果把权力错误地当成私有财产和利己工具,而忽视权力的公共性、服务性等本质特征,就必然导致滥用权力,使权力发生“异化”。所以,我觉得,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能促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正确认识权力的属性,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从事关党的执政地位是否巩固的高度,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思想,对权力“思知足以自戒”、对钱财“思知足以自戒”、对名利“思知足以自戒”,一心一意为群众掌权,为群众谋利。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把形象塑造在群众的心目中,把政绩体现在群众的利益中,使党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能规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以制度规范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是规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有效措施。“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就是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权力,划清权力边界,明确权力主体,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样能促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克服侥幸心理,守住做人当官的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慎重对待手中权力,学会“限制自己”,善于“克制自己”,重视“小事”、留心“小处”,主动在自己头顶悬一把利剑,使自己时刻多一分畏惧、去一分贪婪,多一分小心、少一些欲望,在利益面前不贪心、在诱惑面前不动心、在分化面前不变心,堂堂正正为人,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官,成为名符其实的“清官”、“廉官”。
能让权力在阳光下正常运行。腐败的本质是权力的失控,是权力的滥用。权力缺乏监督,最终就可能造成权力的滥用。“给权力涂上防腐剂戴上紧箍咒”,就是把权力的整个运行过程,放在了公众面前,充分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决策问责等由“纸上谈兵”变成了现实,使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都有了落实的“抓手”,这等于给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筑起了一道“防火墙”,既能约束领导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又可以帮助领导干部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错误,促使他们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自觉为民尽责、为国竭力、为党分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