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石家庄1月9日报道:针对6日四川籍农民工在石家庄市政府讨薪被殴一事,石家庄市政府9日作出回应,殴打农民工的保安行政拘留,拖欠农民工工资已全部发放完毕。
可以看出,石家庄市政府对保安殴打农民工事件反映迅速、处理及时、舆情应对策略科学合理,然而,那几个保安的形象却深深刻印在人们的脑里:下手狠、重、快,容不得得农民工说话、争辩,那可怕而丑陋的警棍不知与当年握在反动派手中的警棍有没有什么差别,残忍地打向我们可怜的农民工朋友,真的让人欲哭无泪。这样的保安,到底是在保谁的平安?他们几个人真的有那么大的胆子?
诚然,这种情况非常现实地反映出当前在某些人心中存在的可怕的官民差距、干群关系中存在的危险的裂痕,而这与中央的精神、党的宗旨意识背道而驰。这些现象的存在,正是一些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频发、高发的根本原因,而这正是严重影响、损害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不利因素。如何快速、及时、到位地弥补这些危险的差距、裂痕,正是当前面临的艰巨任务。
其实,迅速处理农民工欠薪问题,把欠他们的钱给要回来,确实一时之间平息了人们的愤怒,然而问题的关键是,如此严重的事件,决不能就此打住,应该给出一个让社会尤其是农民工朋友满意的答案。
曾几何时,有关部门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可怕的规则,即事情不严重到死了人、惊动了媒体、甚至惊动了高层领导,也就是说非要等出大事了,才会给予“高度重视”, 甚至会在一夜之间把所有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圆满、非常到位,让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所有人都能够满意。
应该承认,我们的领导干部们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是有的,是高的,问题是在这种可怕的规则之下,隐藏了太大的危险,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出现不必要的后果,甚至出现某些难以控制的局面,尽管一些情况都有了较好的处理结果,但是有时所付出的代价却是相当大的。
那么,为什么在事故发生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好充分调研、下大力气予以解决呢?会议多、公务多、应酬多应该不是最有力的借口和理由,关键原因还是责任心在作怪。
农民工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谋生,为当地经济发展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他们的背后是无数需要赡养的老人、需要上学的孩子、甚至需要救治的病人……然而,每年却总有一些农民工的工钱被拖欠,总要发生一些讨薪事件,甚至出现一些恶性事故,其实这些都是本不该发生的悲剧。
“领导一重视啥事都好办”,这种现象再次折射出官场怪思维,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我们期盼着这种现象早日成为历史,更期盼着农民工的工资不再被拖欠,农民工兄弟姐妹得到应有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