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深刻理解、牢牢把握大会主题。党的十八大主题,十分简明而又鲜明地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了我们党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这四个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命题。确定和提出这样的主题,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全体炎黄子孙的中国梦,实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往开来、接力前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在实践中贯彻这个主题,最根本的就是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一、坚定道路不动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八个必须”。这八项基本要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关于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首要原则。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力量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最广泛地调动起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关于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关于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是新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事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必须实行更加积极的对外开放战略。
关于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平等享受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必须建立完善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和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人民生活更幸福和更有尊严。
关于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目标。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建立和完善公平分配的制度和原则,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和方向稳步前进。
关于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关于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从近代以来遭受战乱和贫穷的惨痛经历中,深感和平之珍贵、发展之迫切、合作之重要。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关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付出巨大牺牲确立起来的。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八个必须”的基本要求,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根本任务、必由之路、内在要求、根本原则、本质属性、必然选择、领导核心,全方位地建构起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格局。这些基本要求体现了我们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提供了正确指引,必须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认真贯彻。
二、坚定信心不懈怠,始终牢记历史和人民的重托,坚持不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牢牢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1945年,黄炎培在同毛泽东谈话时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种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从“懈怠”产生的根源来看,一是正如黄炎培先生指出的,因为条件好了,滋生“盛世心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骄傲自满、固步自封;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缺乏信心,因丧失理想信念而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我们党是一个有着 90多年历史、8000多万党员的执政党,一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执政成就,同时又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的严峻挑战。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今天、面向未来,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对于党自身的前途命运都至关重要。十八大报告开篇阐明了大会主题,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应当秉持的精神状态,这就是“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不懈怠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是快速发展的历史,也是解放思想的历史。回顾我们的奋斗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程,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解放思想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保证。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解放思想,必须敢于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把实践当作最高权威,自觉地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使思想永远充满活力。必须着眼于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变化、新的情况,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不懈怠必须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成功实现了从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从封闭半封闭社会到全面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改革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目前深入发展还面临诸多难题。譬如,如何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经济生活中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政治生活中人的主体权利的实现,文化及社会生活中人的主体权利的保障等。破解这些难题,要求我们必须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
不懈怠必须广泛凝聚力量。凝聚力量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一个有56个民族、13亿多人口的大国发展社会主义,需要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机遇和各类矛盾并存将是这一发展阶段的突出特征。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进入利益分化期、矛盾凸显期,中等收入陷阱、社会转型陷阱的风险进一步放大。如何能够把正在加剧分化的不同利益群体凝聚起来,如何让更大多数人形成共识,如何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等等,我们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只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我们才能应对未来的风险挑战,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不懈怠必须勇于攻坚克难。攻坚克难体现我们迎接风险挑战的精神和意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改革已经驶进“深水区”,进入“攻坚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两个“全面”的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目标,道路很不平坦,还有很多难关待攻克,还有很多难题要破解,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譬如,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全覆盖,等等。这就需要我们以直面困难的勇气、坚韧不拔的毅力,奋力攻克重重难关,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破浪前行。
三、坚定方向不折腾,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世界近代史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矛盾纠结之中。外强凌辱加上自我折腾,我们与世界文明的主潮流渐行渐远,与世界的距离拉开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无论是经济建设领域还是意识形态领域,都存在过自己折腾自己的情况,特别是“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挫折,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深刻反思的沉痛教训。改革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上对改革质疑和否定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发展面临新的历史节点。从外部环境来看,当今世界很不安宁,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增长。发展空间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空间被挤压的各种风险。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形势下,最怕的就是折腾,最需要的是凝聚改革共识。正如李瑞环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是一个巨人,只要稳步走,步子就是大的;只要不摔跤,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最可怕的是自己折腾自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处在重要历史关头,绝不能出乱子。抗击和抵御各种风险,必须防止自己折腾自己。切实做到国家不折腾、人民不折腾,关键是党内不折腾。咬定青山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不折腾。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摒弃对发展的错误认识,着力把握发展规律,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把各种社会资源有效投入科学发展,发展的成果要体现在人民利益的实现上,要健全制度、尊重规律、科学决策,绝不能做劳民伤财、有害无益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绝不能走“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邪路歪路。
坚持依法治国不折腾。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也是防止折腾的有效武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进依法行政。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以法律机制作保障,最大限度地抑制各种“折腾”的冲动。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确保国家机关以及各级政府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防止由于个人独断专制而造成背离科学、脱离实际、脱离人民、危害社会主义建设的情况发生。
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不折腾。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必须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营造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民主讨论的政治氛围、民主监督的制度环境,防止和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
坚决反对腐败不折腾。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特别是近年来发生在党的高级干部身上的腐败案件,对党的形象伤害很大,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政府的公信力。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只有这样,才能捍卫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前进。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一个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是我们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坚持把“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作为共同信念和行动指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