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网昆明1月5日报道:1月3日,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现大雾,低于航班最低运行标准,造成440个航班取消,7500名旅客滞留机场,系云南民航史上最大规模航班延误。4日下午,一位飞往云南西双版纳的旅客向人民网记者反映称,在他拨打了昆明市人民政府市长热线“12345”反映机场滞留情况后,得到的回答竟是“不归我们管”。
作为老百姓,最烦的莫过于听到“不归我们管”的官腔官调,因而昆明市人民政府市长热线的回答,迅速成为吸引人们眼球的关注点。是的,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什么不解、不懂、不知如何处理的难题,向政府求助本是天经地义,而政府部门想方设法耐心细致地为求助的老百姓排忧解难,也是职责所在、责无旁贷,如此和谐的关系却被一句“不归我们管”给硬生生地搅乱,实在是给服务型政府以很大的难堪。
众所周知,云南是旅游大省,是我国拥有机场最多的省份,每天都有如此多的航班在云南起起落落,按理说机场方面对有关管理业务、服务内容、各种应急方案都应该是轻车熟路、水到渠成,然而却现实地发生了云南民航史上最大规模航班延误事件,而且还出现乘客与工作人员的冲突,造成了一些损失,让人感到遗憾之余,更多是反思。
其实,经济的损失倒还是小事,对云南旅游业、民航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却是不争的事实,事关重大。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区位特点、地形地貌等原因,旅游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省内外、国内外的游客非常向往的美丽的原生态的景点、少数民族风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是吸引全球各地游客的亮点。正因如此,云南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甚至在一些行程安排、线路站点、景区设计、开发利用等诸多方面都做了精心安排、科学设计,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然而,不争的事实却是,云南旅游业在获取大量的旅游收入的同时,在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尤其是应急预案方面却出现了惊人的短板,让人大为不解。对于这些前来旅游、源源不断送来财富的客人、上帝们而言,这次云南民航史上最大规模的延误事件无疑给云南旅游以当头棒喝,云南旅游确实到了该清醒的时候了,确实到了深入整改的时候了,确实到了该理理思路的时候了。
乘客对于航班延误情况的知情权是否得到尊重,其实本就是个小事,具体工作人员只要耐心解释、细心做工作即可,然而却发展到冲突、打斗、打柜台、堵住登机口等恶性事件,这个过程耐人寻味。出门在外,急着回家或到下一站办理有关事务,实在是乘客非常正常的心情,这种情况下,考验的就是机场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如何安抚因航班延误而滞留的乘客的急躁情绪,合理安排他们的吃喝住等,其实并非什么天大的事情,关键是事前要考虑周全,有完善合理科学的应急预案。
当前在一些部门、一些行业存在着一种怪现象:问题不到关键时刻、不到出人命的时候、不到出现重大甚至特别重大损失的时候,往往是没人理、没人管,而一旦到了这种时候,又往往出现你推我挡、推诿扯皮的状况,人性的丑陋可谓一览无余。“不归我们管”就是这种心态的淋漓尽致的体现。
可是,如果政府都说“不归我们管”了,政府还能干什么呢?老百姓还能找谁呢?据市长热线回复称,说“不归我们管”可能因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解释到位而让来电旅客产生误解。但愿这真是一次误会,更希望老百姓们再也不要听到类似的话语。
云南这次航班延误事件,带给云南旅游的教训是深刻的,我们期待着有关部门认真整改的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