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专用通信局原局长吴省省因贪污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令人深思的是,吴省省贪污、受贿都是在他退休前三四年间发生的,没料到,在退休两年多后,东窗事发。(据《法制日报》)
“慎始却难善终”、“晚节不保”,这在一些贪腐案件中屡见不鲜,“临退休”咋成了走向贪污腐败的“临界点”? 纵观一些贪官的蜕变历程,其原因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卸任之前,遭遇晋升无望的“天花板”,人心浮躁、不满情绪滋生,从而产生“权力不用、过期作废”,“趁机最后捞一把”,“为以后谋退路、为子女铺条路”的念头;同时,面对权力交接的空档期,无人监管或监管疏漏,更给贪腐分子以可乘之机,大肆敛财,进行钱权交易。
当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无论哪一方面的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个人党性不强、定力不够、放松自我要求、纵容自己堕落。因此,要警惕“临退休”成为贪腐“临界点”,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领导干部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不该伸的手坚决不伸,坚决不去触碰法律红线;要谨记“行百里者半九十”,善始敬终地站好最后一班岗,做到坦荡一生、问心无愧;要自觉加强反腐警示教育,对那些栽倒在金钱利益面前的落马贪官要深以为戒、警钟长鸣。
同时,“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健全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可或缺。要弥补权力交接时的“空档期”漏洞,堵住贪腐的制度源头;要加强群众及社会舆论监督作用,让权力时刻运行在阳光之下、运行于公众视野之中;要建立“离任审计”制度,使干部在卸任之前多一道制度防线,为干部守住廉洁阵地、站好最后一班岗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