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人民論壇:干部當有“低姿勢”

馬祖雲

2015年10月08日07: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跪射俑令人驚嘆:雖經兩千多年的歲月磨蝕,依然完整堅固、栩栩如生。何故?專家解讀,重要原因是跪射俑的姿勢低,其右膝、右足、左足三個支點,構成穩定性極強的三角形支撐上體,這種姿勢使跪射俑在坑頂塌陷時,也能經受住考驗。觀跪射俑,讓人聯想深思:為人做官有道,當持這種“低姿勢”的負重品格。

  姿勢,作為一種肢體語言,乃是一種態度表征,折射內心的觀念。有什麼樣的修養、素質、品行,就有什麼樣的姿勢。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自負傲物者,其姿勢低不了。修身克己、內斂謙遜、持重堅忍者,其姿勢高不了。低姿勢不是低三下四的卑躬屈膝,也不是低人一等的卑賤人格,更不是低頭哈腰的虛偽做作,而是一種高度自覺的人生修養和境界操守。對於為官從政而言,“低姿勢”才能走穩走好。

  春秋時的宋國大夫正考父是數朝元老,他在家廟的鼎上鑄寫銘訓:“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每逢任命總是愈加謹慎,一次提拔要低著頭,再次提拔要曲著背,三次提拔要彎下腰,連行路都注意靠牆邊走。這種“低姿勢”使正考父為官一直如履薄冰,克己奉公,政績斐然。仕途中,倘若執拗擺著恃權傲物的“高姿勢”,最終沒有不翻船的。從漢代的董卓到清代的和珅,無一不是擅權跋扈、利令智昏而自取滅亡。

  權力越大責任越重,責任越重擔子越沉。重負在肩,必須有“低”的特質,才能負重前行。惟其低調不彰的平民風格,故能贏得人心﹔惟有低平不躁的清純心境,才能淡泊明志﹔惟其低眉沉穩的踏實作風,方能成就事業。正如古人所雲:“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可以說,低姿勢是功成至道。

  從古而今,放低身段、謙恭待下者,為的是登高望遠,海納百川,成其廣大。劉備屈膝求賢,三顧茅廬,連張飛也看不慣,但實現了政治抱負。藺相如大義為重,容讓廉頗,終於化內訌為“將相和”。唐宰相婁師德忍辱負重,即便遭人排擠,依然“恭勤接下,孜孜不怠”,為官終身守節,得以功名始終。古往今來以低姿勢為人處世者,最終全的是大局、守的是大義、成的是大業。

  應當說,在正風反腐的高壓態勢之下,權力的“任性”大為收斂。但不能不看到,“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些人很難發自內心地具備那種謙恭謹慎的低姿勢。有的人變著法兒想表現權力的傲慢,有的人一有機會就擺譜、擺官架子。甚至有的說:當官無權勢,算白當了﹔做官無好處,算白做了﹔為官無尊嚴,算白為了。歸根到底,惟有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才會有真正的低姿勢。

  眼睛昏花的孤老藏民見到前來訪貧問苦的孔繁森,驚奇地問:“你是誰?”孔繁森答道:“我是您的兒子!”治沙、治澇、治鹼的工地上,有人找焦裕祿,眼前皆為一身泥一身汗埋頭拉架子車的勞動者,不知道縣委書記在哪裡。田間地頭,戴草帽扛鋤頭的地委書記楊善洲,完全是一副老農樣子……這些共產黨人的形象,生動詮釋了干部當有怎樣的“低姿勢”。


  《 人民日報 》( 2015年10月08日 04 版)

    網評精粹:


願“習近平旋風”推動中美關系休戚與共

習近平訪美傳遞世界和平發展正能量

點頭不算搖頭算演的是哪出“雙簧”

讓獨特優勢在國企改革中發揮獨特作用

強推新安保法是在開“和平”倒車

(責編:常雪梅、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