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光明日報:治霧霾謹防“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2014年04月01日10:0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治霧霾有大規劃更要有小目標

要打好這場淨化人們呼吸的戰爭,不但應設立好長遠目標,還要將其具體化、細致化,將一個長遠的規劃,轉化成一個個短期目標。

被灰色空氣籠罩下的城市裡,人們心情壓抑地讀著這些新聞:“遼寧持續霧霾,13條高速公路封閉”﹔“北京霧霾黃色預警持續”﹔“河北省多城市陷入持續霧霾,石家庄保定邢台等市啟動應急響應”……而在霧霾“重鎮”京津冀地區生活的人們尤其清楚,PM2.5超過400的霧霾天氣,幾乎每隔十天半個月就會來一次。除了口罩和空氣淨化器之外,人們隻能無奈地等風來。

公眾於是不禁要問,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答案多少令人感到悲觀。以獲得支持最多、治霾決心最大的北京為例,按官方的大氣治理時間表,要到2030年空氣質量才會達標。這意味著,我們還需要忍耐10多年之久。

空氣治理本就是一場緩慢而艱難的過程。美國加州從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著手這一工作,但一直用了半個世紀之久,才基本實現對空氣污染的治理以及空氣污染源的控制。所以,若中國能用10多年時間完成,如北京市環保局前副局長杜少中所說,這已經算是奇跡了。這位在北京市環保局工作了12年的業內人士認為,實現這一目標可能需要更久的時間,因為“國家在治理時不但不能一下子叫停工廠企業,還必須給這些企業留出一段時間調整,先發揮一段余熱再叫停。因此,我們會發現治理中,污染量不會一下就降下去,反而在短期還會加重一段時間”。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在治理霧霾的過程中,牽扯了太多的利益糾葛、地方保護主義、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沖突等問題。與10多年的長期規劃相比,這些問題是當下就要面對的,一旦有“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觀念的地方官員或者企業管理者,就會成為治理霧霾的阻撓力量。

治理霧霾是一場持久戰,因而更難打。時間會消磨掉人們的斗志,會讓人們逐漸適應種種糟糕的環境,一些利益相關方也會趁此機會拖延治理的步伐。這些問題甚至已經出現:在一些污染嚴重的地方,關停排污企業,大多是從小作坊、小廠礦這些容易操作但對大氣影響並非很大的層面入手的﹔而一些迫於行政壓力,購買了減排淨化設備的大型企業,考慮到成本問題,經常只是在檢查時,才會讓設備運轉。

因此,要打好這場淨化人們呼吸的戰爭,不但應設立好長遠目標,還要將其具體化、細致化,將一個長遠的規劃,轉化成一個個短期目標——比如河北省要用多長時間關停那些排污不達標的企業?提高中國汽柴油的標准又要用多長時間?北方城市冬季採暖煤改氣,每年的進度是多少?更重要的是,如果目標沒有完成,一定要有管理者承擔責任。軍令狀不應該隻落在紙面上。要知道,每一個目標都是對政府管理部門的考驗,而考驗的結果,也是公眾對我們能否最終打贏這場霧霾戰的信心所在。

相關鏈接:

人民時評:暴雨考驗城市底線思維

民生觀:暖氣表“沉睡”源於企業“裝睡”

新京報:城市為什麼不肯好好治理污水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黃策輿、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