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江門市政府下發文件,稱江門鶴山市政府決定尊重民意,對中核龍灣工業園項目不予申請立項。這也意味著總投資約370億元的鶴山核燃料項目宣告失敗。江門及鶴山兩級政府則連連嘆息。“這麼大的項目就這樣與我們擦肩而過,隻能說鶴山‘沒有福氣’。”(據7月22日每經網)
按照字面理解,“福氣”指的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命運,這應該是對個人來講的。對一個城市來說,“福氣”指的應該是人們心中發展的美好前景。不可否認,總投資370億元的項目若成功落戶,以年產值五、六百億元來計算,對當地的利稅貢獻將是一個天文數字。除了利稅之外,還能解決人口就業問題,等。大項目落戶,勢必會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不僅如此,對於當地的干部們來說,“福氣”也是項目落戶后帶來的政治效益。引進項目,特別是引進大項目,就意味著GDP的增長。不管當前是不是以GDP為考核干部的“指揮棒”,但是隻要引進了大項目,勢必會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是任何人也抹殺不了的政績。按照選拔干部“注重實績”的原則,政績永遠是官員提拔的“硬通貨”。與370億元的大項目“擦肩而過”,當地官員當然要嘆息沒有“福氣”了。
對於這種嘆息,筆者想到了“塞翁失馬”的故事。“塞翁失馬”通常是與“焉知非福”組團出現,意思是一時雖然受到損失,反而因此可能會得到好處。其實,與370億大項目“擦肩而過”,不必過分嘆息,也許發展將面臨更大的機遇。人們常說不要為了一棵樹而放棄整片森林,對於江門來說,放棄370億的“大樹”,也許將會得到一片更具發展前景的“大森林”。
而且,我們知道,對於一個家庭而言,“家和”是最大的福氣,因為“家和”萬事才能興。對於一個城市而言,社會和諧是最大的“福氣”,因為社會和諧,才能更好的發展。社會和諧發展,尊重民意是最基本的表現。而且我黨歷來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當做是衡量執政工作好壞的唯一標准。當地引進項目的目的是為了經濟發展,群眾不滿意、不高興、不答應的項目引進,不是建成小康社會的必選題。所以,筆者認為,與370億的項目“擦肩而過”,不必嘆息。
在談到項目夭折的原因時,當地官員說是穩評機制造成的。其實,因民眾反對,而放棄這370億的項目,這是尊重民意,以民為本的體現,同時這也體現了尊重法律法規之下的程序正義。在社會轉型期,程序正義帶來的社會效益是任何項目都不可比擬的。就現實來說,程序正義才是社會最大的“福氣”, 黨政干部應樹立這種正確的“福氣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