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注冊並登錄,提交投訴內容,查詢投訴事項辦理情況——7月1日起,公民表達訴求增加了一條網絡渠道,隻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可以就任何問題進行網上投訴。(據7月2日人民網)
國家信訪局積極適應當前信息化快速發展和信訪形勢需要,門戶網站網上投訴全面放開受理內容,有利於了解民情、聽取民意、集中民智,不斷拓寬暢通民意訴求表達渠道,努力形成網上互動的良性局面。
依托網絡平台全面接訪開了個好頭。網絡這種低門檻、無邊界,即時性、互動性強的平台,恰好為信訪部門分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提供了一條極佳的途徑。但據報載,有些地方的個別單位和部門網絡問政聽取民聲,卻忽視網上交流的溝通方式,不懂網絡語言,把機關工作的那一套話語體系搬到網上,不僅無助於提高政府親民形象和進行網絡問政與執政,反而會引起網民反感,感覺被敷衍,起到負面作用。可見,打造網絡信訪平台,要多些平等性、開放性﹔要少點官氣,多點坦誠和包容﹔少點獨唱、多些合唱。網絡接訪要做到常態化,通過網絡聽民聲,要經常面對廣大的人民群眾,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否則就會失去人民群眾的信任。
辦理網友留言制度化打造網絡陽光信訪平台。實現網上問題,網下解決﹔上網交心,下網服務。在網絡接訪中,政府相關部門是主導,應進一步健全網絡接訪機制,真正用成文的規章制度來保証網絡接訪的健康運行,進一步規范信訪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網上信訪事項辦理機制和網上回訪、網上督查制度,切實提高信訪事項辦理效率,不斷降低行政成本,逐步解決好網上信訪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等問題,使信訪工作的全過程接受群眾監督,提升信訪部門的公信力。
網上接訪重在為民解憂。真正解決問題方能取信於民,對於群眾通過網絡平台反映的問題,應有專人負責,做到經常關注,經常瀏覽,並認真分析處理,用鼠標和鍵盤即可實現下情上達。對網友反映的具體問題,要責成有關地區和單位核實處理,妥善解決。群眾利益無小事,重視網友留言辦理就是關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及時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困難。流言止於公開,及時處理網上群眾反映的問題,也使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無法利用問題制造謠言。此外,要強化監督問責,對不及時回復的要嚴格追責,努力形成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長效機制。讓網上接訪真正成為日常接訪手段的一個重要補充,成為聽民聲民意,解民憂民難的一個重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