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彥縣是哈爾濱市下轄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該縣人民法院現在所有的工作人員還都在租來的破樓裡辦公,但是該法院的"院長卻買了一輛75萬元的豪車(豐田霸道,牌號為:黑L6016D)兜風,並且經常更換假牌照,逃避交通違章的罰款,還經常開車下飯店,歌舞廳,被當地老百姓稱為“史上最牛法院院長”。
戴著“國家級”貧困縣的帽子,連破舊的辦公樓都還是租來的,無論法院院長出於何種緣由,屁股底下坐75萬豪車都應受到指責。中央早有規定,正部級以上干部才配專車,排量還有嚴格限制。法院院長連配專車都沒資格,更不用說配豪車了。那這位院長大人有何膽配豪車兜風呢?那自然是私欲的膨脹,權力的張狂,以至於無視黨風黨紀,為所欲為。
當前許多官員,尤其是一些領導干部的思想觀念仍然停留在“講排場”、“拼檔次”上,認為“車子代表權勢和地位”,奉行“享樂主義”,完全沒有意識到自身肩負的職責和使命。所以即使級別再小,地方財政再困難,民生問題再多,也要超規格坐豪車。縱使國家三令五申,縱使有新八項規定的出台,仍然管不住膨脹的私欲,管不住自己屁股,習慣於擺官架子,大行攀比之風。
官員座豪車,這既凸顯了干部隊伍存在的官爺作風、擺譜心態、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的頑固性,也反映出在落實八項規定上,個別地方走形式、圖應付,沒有真轉實改。在筆者看來,“坐豪車”是變相腐敗——雖然沒有揣進自己的腰包,但與揣腰包有啥本質差別?
干部愛不愛坐豪華車也是我們判斷干部好與壞的標准,這也証實了一點,私欲膨脹的豪車干部絕對不是人們心中滿意的好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