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網絡傳出消息稱,安陽市委書記張笑東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省紀委立案調查。據資料顯示,2012年4月25日,張笑東由安陽市長轉任市委書記,到被河南省紀委立案調查,其任期未滿一年。(4月7日 人民網)
從張笑東的任職簡歷上看,在出事前擔任了不少要職,從政30年,應該說經驗極其豐富。可他沒能抵御住糖衣炮彈的攻擊,在市長轉任市委書記的路上,不到一年就轟然倒下,教訓極其深刻,足夠其他的領導干部引起警醒。
近幾年,為保証黨的干部政策正確貫徹執行,防止用人上發生失察失誤的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提拔任用干部責任追究的規定。但在落實過程中總存在走調變樣的問題。特別是一些高級領導干部,由於私心雜念作怪,選拔干部搶著推薦“自己”的人,壯大“自己”的勢力。而一旦被推薦的人東窗事發落馬,則把責任推得一干二淨。這種投機取巧的心理不僅嚴重地敗壞了黨風政風,而且嚴重地影響了干部隊伍建設健康發展。張笑東的落馬,背后的緣由不得而知。
要確保提拔任用干部責任追究制度落實不走樣,筆者認為,除了要落實好中央規定的“四項監督制度”外,還要完善配套措施。首先,應堅持干部任用記實制度。要詳細記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各環節的運作過程,為落實“誰推薦、誰提名、出了問題誰負責”的規定打好基礎。其次,應完善干部選拔任用舉報制度。建立嚴格的舉報登記、立案、督辦、查處、結案上報等制度,嚴肅查處群眾舉報的問題,防止干部帶“病”提拔。再次,擴大民主評議監督的范圍。認真落實群眾在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的推薦權、監督權、評議權和知情權,確保被選拔對象全面“健康”。隻有這樣,才能防止把“周歲書記”這樣的干部推上更高的位置。
近年來,類似於“短命市長”、“周歲書記”等事件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度。慶幸的是,有關部門及時清除了隱藏在政府內部的毒瘤,為國家和人民挽回了損失。查處“周歲書記”只是單一事件,我們鼓掌的同時,更應警醒,因為打擊貪腐任重道遠,拒腐防變應警鐘長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