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下午,習近平同志參加政協科協、科技界聯組討論。11位委員響應“不念稿”的倡議,省略客套話,說心裡話、講實話、講真話,被贊“開門見山、直來直去,講的都是‘干貨’”。(據3月6日 人民日報)
在印象中,領導但凡發言手中必定有稿,“高度重視”、“親自過問”、“現場指揮”等官話套話不絕於耳,領導發言念稿已成為中國官場特色。十八大結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及時出台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其中要求“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顛覆了多年來相沿成習的發言念稿“潛規則”,清新文風、會風迎面吹來。
發言“不念稿”是杜絕“假、大、空”鼓勵“真、簡、實”,是對領導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考驗領導的“試金石”。
考驗個人素質的“試金石”。“不念稿”全憑“自由發揮”的發言要想說得條理清晰、擲地有聲,甚至慷慨激昂、對仗整齊,就需要領導干部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短時間思考成文即興發言,就算是之前已打好腹稿,抑或已有秘書起草,但要在眾人面前一一道來讓人信服,還是難度頗大的。所以說發言“不念稿”對領導干部的個人素質有著較高要求,是考驗領導個人素質的試金石。
考驗本職工作的“試金石”。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領導干部在台上發言也是如此,要想在台上言之有物,就必須在台下埋頭苦干,對本職工作爛熟於胸,發言之時才能“如數家珍”。若領導干部工作不深入浮於表面,發言必定空無一物難得人心。憑一人之力“不念稿”有精彩發言,就需要對本職工作有全面的了解、深入的思考。
發言“不念稿”吹的是務實之風,暖的是群眾之心。從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的“不念全文,隻講重點”,到習近平總書記盛贊兩會“干貨發言”,發言“不念稿”已然深入人心成為大勢所趨。發言“不念稿”是考驗領導的“試金石”,希望其不僅僅停留在中央一層,而是要貫徹落實到各個地方,讓清新之風吹遍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