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春節假期昨日結束,有一些特殊的家庭卻因為永遠等不到子女回家而黯然神傷,他們被叫做“失獨家庭”。人口學家預計,我國失獨家庭未來將達到一千萬,民政部表示,失獨老人將參照三無老人的標准,由政府來供養。(2月16日中國廣播網)
春節,人們為了團聚,不辭辛苦、不遠萬裡也要趕回家裡,和家人團聚。但也有很多人因各種原因不能回家,有的為了工作需要而堅守崗位、有的買不到車票不得不遠留他鄉,而有的是永遠離開、永遠不能回家了。在這樣喜慶的傳統節日裡,等不到親人的回歸,是一件令人失望的事情。但無論在什麼樣的節日裡,崗位總需要有人堅守、工作總需要有人繼續做,對這些特殊而崇高的人,我們應該給予尊重和掌聲,應該給他們的家人送去溫暖和關懷。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有過在外漂泊經歷的人都有深刻體會。節日期間誰不希望回家、和親人團聚?然而事實並非都能如人願。無論是因為堅守崗位還是其他原因不能回家的,他們自己和家人都會承受相思的煎熬。對於那些子女不能回歸而黯然傷神的“孤獨老人”,當地政府應該給予他們溫暖和幫助,讓他們不再孤獨,也為那些節日期間仍堅守崗位和其他不能回家的人們免去后顧之憂。這既體現人本情懷,也是對堅守崗位者的尊重,更是著眼民生、體察民情、溫暖民心的善意舉動,是構建和諧幸福社會的必要舉措。
解決好老人孤獨問題、照顧好老人,是子女的責任、社會的責任、也是政府的責任。建立完善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社會保險、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家居服務機構,對失獨家庭和孤獨老人進行心理、經濟等各方面的安撫和幫助。讓失獨老人在節日期間不再孤獨,不僅要讓他們吃得好,還要讓他們過得開心,讓每個人都能過一個祥和快樂年。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再加上外出人員越來越多的發展趨勢,今后“孤獨老人”肯定會越來越多。有更多的失獨家庭和孤獨老人需要關心和照顧,社會和政府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因此,除了完善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完善社會制度、提高政府服務水平外,還應鼓勵和吸收大量的非盈利組織參與到幫扶和關愛“失獨家庭”、“孤獨老人”的活動中來,壯大幫扶隊伍,為“孤獨老人”提供充分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