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人民日報》刊載了“求証”欄目記者採訪遼寧省東港市所屬的丹東市委組織部門、當地群眾、董海濤本人以及她的同事的詳細調查報道,調查結論是:1982年出生的美女董海濤,個人條件符合標准,選拔程序合規。22日,《人民日報》再次求証,証明董海濤在筆試中考了101分,在5名非中共黨員干部中並列第三,比本組別的最后一名高9分,並非網友鬆說的“董海濤的筆試成績排名倒數第一”。
綜觀這件事,1982年出生的董海濤被提拔為東港市副市長引發各種猜想的主要原因是“升得太快”,還有董海濤被貼上的一些年輕干部身上常有的標簽:“80后”、“美女”,這些標簽本也是事實,但如果僅因為“年輕、漂亮”就不斷臆想,不願樂見其“升得快”的話,不但會讓公開公平的選拔程序在公眾眼中蒙上了一層迷霧,更嚴重的是這些臆想會成為阻礙年輕人發展進步的“天花板”,實屬不該。
“80后”是獨特的一代或者是被認為獨特的一代,在80后這一代人身上具有鮮明的改革開放帶來的彰顯個性的時代烙印。早些年,大眾都覺得“80后”還很稚氣,但時不我待,如今,“80后”已經步入而立之年了。古語雲:“三十而立”,如果這一代人在當前這樣一個發展的時代,努力復興的時代,都還不能在各種領域冒尖,挑起擔子,那麼,我們會不會又覺得他們是“垮掉的一代”?
80后的董海濤,被貼上“美女”的標簽,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加之身體發膚受之父母,進步非關美麗,這不該成為影響她進步也不會成為促使她進步的理由。從簡歷可以看出,漂亮的董海濤並不是不學無術,她1999年到2003年在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就讀,獲大學本科學歷和文學學士學位﹔2007年3月到2009年8月在韓國新羅大學英文學專業學習,獲文學碩士學位,其碩士學歷學位經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証。董海濤也不是沒有工作經驗和群眾基礎,她的以前同事講:“她2008年評為助理研究員享受正科待遇”,“任辦公室主任工作沒出過任何紕漏”﹔丹東市民說:“公選的演講在電視上看了,董海濤的實力大家有目共睹”﹔組織人事部門講:“考察了15個同事,14人給她打了優秀”。通過選拔,符合程序,她被提拔了,我們應該高興和給予應有的鼓勵,畢竟,一個時代有了接班人。年輕人被重用了,出路寬了,是個好的趨勢。
董海濤筆試成績在全體成績排名中不是最好的,但是屬於入圍的,另外她不是中共黨員,演講4進3,常委會票決3進2,最終勝出。這是實力的體現,同時,也體現了我國當前選拔任用干部的的公開透明和公平公正。培養選拔非中共黨員干部,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早在十七大的政治報告中就曾指出,要加強同民主黨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更好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選拔和推薦更多優秀黨外干部擔任領導職務。董海濤,只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每一代人都曾年輕過,我們應該通過這樣一個例子,鼓勵年輕人更加奮發有為,努力拼搏,爭取早日成才,早日挑起重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