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干部论坛

高举旗帜 维护核心 忠诚担当 创新竞进

李鸿忠: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而奋斗【3】

—— 在中国共产党天津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鸿忠

2017年05月31日08:32    来源:天津日报

原标题: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而奋斗

  三、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创新发展的现代化天津

  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必须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1.以“一盘棋”思想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着眼大格局、秉持大胸怀、融入大战略,把天津发展放在协同发展的大系统中定位,全力打好新世纪“平津战役”。一是抓产业协同。紧紧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主动靠近北京、配合北京、服务北京,当接则接、当舍则舍;主动对接雄安、支持雄安、服务雄安,需要天津支持、调整、付出的,坚决服从落实。充分发挥天津优势,以发展求主动,以实力强作用。做优做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并以此为标杆,加快建设一批以市场为主导的承接载体,积极承接总部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高端项目。加强三地产业对接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发展飞地经济,携手进军顶端、发展顶尖,提升价值链,延伸产业链。二是抓创新协同。围绕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部市、院市、校市合作,推进载体共建、联合攻关、成果共享,让更多的科技创新研发项目在天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三是抓体制机制协同。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区作用,凡是有利于协同发展的都要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积极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推动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向纵深拓展,促进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发挥好“通武廊”地区“小京津冀”的独特作用,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人才等一体化方面先行先试。四是抓环保协同。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建立一体化环境准入制度,完善长效化、造血式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区域生态涵养功能区的对口帮扶力度,着力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五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大力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完善连接雄安新区、京冀周边城市的交通网络,建设轨道上的京津冀,优化天津机场空域资源,充分发挥天津港区位优势,深化津冀港口错位发展,加速无水港转型升级,把天津打造成为区域铁路枢纽、航空枢纽、海上门户。

  2.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一是以建设高水平重大创新平台为抓手,注重原始创新,面向全球组织创新要素,集聚提升一批海内外顶尖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基础工程和战略项目,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高端装备等领域攻克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加快形成一批战略性技术和产品。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三是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孵化服务体系,形成若干高水平、有特色优势的高新产业聚集区。四是充分发挥我市科教优势,坚持以用立业,打通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通道,让更多的科研成果由“智”变“金”。加大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力度,赋予创新人才更大的管理决策权、资源调动权、经费支配权,大胆运用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措施,让创新人才有地位、得实惠,让更多的科技人、学术人敢于乐于善于做“经济人”、当企业家。

  3.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围绕优化产业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积极推动钢铁等行业脱困发展和转型升级,有序实现优胜劣汰和产业重组。围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个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围绕防控风险,降低企业杠杆率,强化国有企业债务杠杆约束,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围绕提质增效,打好降成本“组合拳”,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等方面下更大功夫,尽最大努力把企业负担降下来。围绕增后劲惠民生,着力补齐短板,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和带动作用,聚焦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4.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天津的优势,也是成就天津未来的根基。必须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努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高水平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深入对接《中国制造2025》,以大项目好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海河产业基金引导作用,聚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挥我市工业体系齐全的优势,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精品制造,让天津制造成为天津创造。二是加快形成与现代化大都市地位相适应的服务经济体系。着眼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和培育新兴服务业并举,着力提高发展层次和水平,打造“天津服务”名片。高标准建设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不断壮大融资租赁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金融和普惠金融,促进各类金融要素集聚。推动旅游休闲、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提升,推动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创意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打造北方物流中心和“设计之都”。三是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围绕建设京津冀绿色精品高档菜篮子产品供给区,大力发展工程农业、种源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打造国家级现代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产品物流中心区、国家农业农村改革试验区。四是深入实施质量立市战略,推进标准化提升工程,加强精细化管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优服务,让更多的人知晓天津品牌、认同天津品牌、分享天津品牌。

  5.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积极谋划智能科技产业战略布局,加快培育“大智能”创新体系,建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健康医疗和智能农业等产业集聚区,打造“天津智港”。加快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新业态发展,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创新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海洋科技,建设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积极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培育“民参军”“军转民”产业集群,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黄瑾、常雪梅)
相关专题
· 聚焦各地党代会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