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法治海南

2014年11月03日14:27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法治海南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作出的部署,在海南各界引起强烈共鸣。为更好地宣传和解读全会精神,海南日报和省社科联、省社科院近日联合召开海南省社科界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座谈会,邀请我省社科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全会精神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畅谈学习体会。本报对他们的发言进行摘编刊登,以供读者学习参考。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海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赵康太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做出了科学阐释,有助于在这一问题上端正认识。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为什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由于党的领导地位为我国宪法所规定,因此,坚持党的领导,不但符合宪法,而且体现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实践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的事业才有成功的保证。离开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讲党的领导。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是什么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这说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高度统一。《决定》提出了依法治国五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决定》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原则作出了具体化规定,比如,“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再比如,“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政法委的职能“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等等。这些都是对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的正确厘清。

坚持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

海南省委党校副校长 包亚宁

十八届四中全会鲜明地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党要承担好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必须做到思想过硬、能力高超。《决定》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能力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并明确了若干工作重点。

首先,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用法治理念严格约束自己,牢固确立捍卫宪法法律、敬畏宪法法律、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宪法法律的意识,时刻用法律红线、法律底线警醒自己。《决定》明确了以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的行为要求,保障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

其次,以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来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决定》突出强调,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第三,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的作用。一是法治思维;二是以身作则;三是完善考核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四是以法治能力作为选拔、淘汰干部的重要指标。

第四,用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从严治军,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涉外法律工作。这是我们当前法治建设的重点领域,《决定》予以突出强调,这是以往所没有的,这表明我们建设法治国家是全面的的建设,同时,既注重持续性,又注重解决当下最关注的问题。

推进全民守法 夯实法治基础

海南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 祁亚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以建设法治中国为目标,对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作出顶层设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一、《决定》把全民守法提升到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同等重要地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不仅仅是党中央的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也不仅仅是执法部门、司法部门的任务目标,还是全体国民必须积极参与、共同推进的现代化事业。

二、推进全民守法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程。全民守法的对象,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法人;全民守法是全社会全覆盖的守法,没有遗漏或例外。推进全民守法的目标,就是要使全体国民做到尊法、信法、用法、护法。一是要使民众从精神上树立起对法律的敬畏心;二是要使民众从内心深处树立起对法律的信心;三是要使民众学会并习惯于遇事主动寻求法律帮助;四是要使民众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同违法行为展开合法斗争。

三、推进全民守法的关键是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和以身作则。党员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运行秩序中居于组织者、指挥者、决策者地位,他们的遵纪守法行为,对其他社会民众的心理心态、价值判断及行为方式将产生几何级数的正面影响;同样,他们的违法乱纪行为所生产的负面影响,也将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推进全民守法,首先应当是党员和领导干部守法。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敬畏法律,必须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必须带头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决不能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