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广东:保持整顿工作常态长效

张璇

2014年10月31日16:59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原标题:广东:保持整顿工作常态长效

广东省高度重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亲自谋划、深入调研、加强指导,多次作出批示和指示,强调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各市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

广东省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过程中,坚持“年年排查、年年整顿、年年见效”,一年一个主题,确保整顿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对症下药,分类施治。在2012、2013年全省整顿了两批共2200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的基础上,今年排查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2600个,目前基本完成整顿2542个。

摸清底数 找准病根

“咱们村干部心里要装着老百姓,要做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领路人。”8月14日上午,肇庆市下茆镇龙湾村的党员活动室里,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峰正与村“两委”成员谈心谈话。

通过市长挂点谈心谈话,再加上之前派驻工作组摸底调研,肇庆市找出了龙湾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主要原因:一是村干部素质不高,对村里工作不关心不支持;二是村干部平均年龄达48岁,有青黄不接的现象。

找准了病根,就要对症下药。工作组成员与村“两委”成员逐一谈心,引导村“两委”成员之间加强沟通,统一思想;并结合“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开展,选举了两名政治素质过硬、有学历、有一定致富能力的年轻村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增强了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找准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各项工作的展开才能有成效。而要想找准问题,领导班子带头落实责任是关键。在广东省,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挂点包村,走进问题村(社区),俯下身子调查摸底、发现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广东省市、县党政正职挂点包联300个问题突出村(社区),市、县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点联系2300个后进村和社区,实现了全覆盖。

为了强化责任,广东省还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列为“书记项目”,要求一把手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措施推动整顿工作。

调查摸底发现问题后,需要将问题归纳梳理。广东省以台账为抓手,做到所有问题及时入账,对入账问题仔细梳理,分门别类建立账目,并落实责任人和解决时限。记者在中山市软弱涣散党组织台账表上看到,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数量,名称,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党组织负责人及联系方式,市、县挂点班子成员及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方便查找。

驻点帮扶 解决实际困难

今年5月份,中山市坦洲镇永一村30多户村民的菜地,被一楼盘开发商洼地的雨积水所淹。村民前去找开发商赔偿未果,出现波动情绪。永一村“平安书记”周增强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公安部门、村委会找到开发商沟通协调,并耐心给村民作出解释说明,最终赔偿问题圆满解决。

周增强是坦洲镇永前派出所副所长,从去年11月份开始,到永一村驻点,挂任村副书记,协助村党支部书记排查调处村里的矛盾纠纷,维护永一村的社会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治安问题和信访矛盾纠纷集中,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此束手无策。中山市选派公安干警到村(社区)挂任党组织副书记,专职维护稳定、治安管理和监督村务等工作,发挥“平安书记”社情民意信息员、政策法律宣讲员、联系群众服务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的综合作用,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除了选派公安干警担任“平安书记”外,广东各地还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中选派优秀的中层以上干部担任村“第一书记”,当好政治指导员、矛盾调解员和村务监督员;安排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年轻骨干力量入驻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与村干部同吃、同住、同工作,最大范围内进村入户开展家访,到群众中去听取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困难。

9月2日,肇庆市广宁县仓丰村热闹非凡。市委组织部扶贫干部李政昊正在给村民们分发政府采购的鸡苗、鹅苗。李政昊是今年6月份接替上一位同事入驻仓丰村的,在入驻的日子里,他帮助村民解决了诸多实际困难。如今,仅肇庆市就安排了1000多名干部驻点帮助推进整顿工作,聘请460多名专职党建指导员到村(社区)、“两新”党组织开展党建指导工作1600多次。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