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回族自治州党委常委领导班子
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方面突出问题
政治纪律有所松懈及反恐维稳措施存在薄弱环节
民族团结工作不扎实
宗教事务管理不严格
整改措施
优化常态维稳模式,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开展严打专项行动;增加重点地区和基层维稳力量。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邻里守望”“结对交心”“互帮互助”等活动;对各民族居住布局进行综合设置;推进民汉合校。
在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宗教常识课程;开展“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宗教人士评选创建活动;每年集中培训宗教教职人员。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党委常委领导班子
在维护稳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对一些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管理不严
主动作为意识不强,面对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机遇,潜下心来深入研究不够
工作中均衡发力不够,对“三农”问题重视不够
对群众关心不够
扶贫帮困各项措施落实不够扎实
定目标、定措施、定责任,全力抓好维稳各项措施的落实,坚持“稳定不能乱、发展不能慢”,做到“三个坚决”,确保实现稳定和发展“双丰收”,让自治区党委放心,让全州人民安心。
(1)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抓好班子各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分解的落实。
(2)加大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力度和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对腐败行为做到零容忍。
(3)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及责任追究办法,强化责任追究。
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契机,充分发挥口岸区位优势,在口岸破局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1)坚定不移地走好“三条路子”,大力实施“七大工程”,加快“五化”同步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切实走出一条符合博州实际的发展道路。
(2)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研究,加大农业农村工作力度,引导各族农牧民群众牵手发展、互助发展、团结发展。
(1)全力抓好60个重大工程项目、60个重大民生项目、60个小工程大民生项目的落实。
(2)加强物价监管,合理布局一批农贸市场,深入实施便民直销店工程,着力解决好“米袋子“”菜篮子”等问题。
完善精准扶贫措施,争取每年减少困难群众3000户,尽早使全州9000多户城乡困难群众全部脱贫。
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方面突出问题整改措施
建立科学发展的考核体系,增加公众满意度测评权重。规范各类评比达标活动。
完善“三级”园区建设管理体系;启动蓝天行动计划;推进国有农用地整顿清理和规范管理;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安排1.15亿元鼓励创新、拉动社会消费。
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每年安排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资金2000万元。
投入4000万元支持木垒及收入未过万元村加快发展。完成14410户保障性住房和11120户安居富民、3010户定居兴牧工程。完成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和公办幼儿园建设。打造州级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30个。
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和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举办乡镇党委书记双语培训班;清理整顿超职数配备干部。
推进干部查核查处常态化;执行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严肃查处违规选人用人、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违纪违法行为。
完善和落实常委接访、信访包案和批阅群众来信制度。州党委常委每年到联系村蹲点不少于6天。制定2015—2016年“访惠聚”活动的具体方案并认真落实。
每年投入不少于300万元重点支持落后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每年倒排抓尾,集中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建立重大决策咨询专家意见建议机制,充分发挥专家顾问团、各级人大和政协组织及相关代表、人士的作用。
启动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衔接、理顺乡镇七站八所、基层文体活动组织保障、加强基层基础4项改革试点;开展园区财政体制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水权交易、区镇一体化、国资国企改革等。
进一步简政放权,力争州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压减45%以上。
严格公务接待标准,控制接待经费支出;停建楼堂馆所;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清理超面积占有、使用办公用房。
开展“反腐倡廉制度执行工程”,加大对公共资源交易和行政审批项目的监察力度;强化任职谈话、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深化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政绩观有偏差
科学统筹抓发展不够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到位
干部队伍建设存在薄弱环节
干部监督管理不严格
联系群众不紧密
基层组织建设不扎实
科学民主决策程序不周延改革创新精神弱化
行政审批事项不简化
反对铺张浪费措施不严
预防腐败机制不完善7891
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对在编不在岗和“泡病号、取全薪”的问题整治不扎实
非法开垦土地问题严重
在执行有关住房、办公用房、
公务用车的政策规定方面不严格
进一步完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集中力量对全州43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开展集中整治。
深入推进对在编不在岗和“泡病号、取全薪”专项治理工作,巩固整治成果、建立长效机制。
加大对非法开垦土地问题整治力度,对2012年4月后非法开垦土地的严厉打击、坚决遏制,对2012年4月前的全面摸底、登记造册、分类整治。
全面进行清理,对办公用房超标的坚决予以腾退,对领导干部政策性住房超标面积严格按自治区规定执行,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对整改落实不到位的严肃处理。
![]() | ![]() |
相关专题 |
· 市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