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新疆各地州市党委领导班子整改清单

2014年10月10日16:17   来源:新疆日报

原标题:自治区各地州市党委领导班子整改清单

喀什地委领导班子

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方面突出问题对中央、自治区部署的各项反恐维稳措施落实不力

作决策脱离实际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到位

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力度不够基层基础建设不扎实

整改措施

深入反思“7·28”案件的惨痛教训,严格落实张春贤书记9月8日在莎车县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围绕总目标、查找薄弱点、案件汲教训、工作抓落实”总要求,痛定思痛,举一反三,坚持严打不动摇,加强社会面管控,抓基层打基础,加强源头治理,狠抓维稳措施和责任落实,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精神,确保实现“三个坚决”目标。

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申报实施叶尔羌河流域防洪规划,加快卡拉贝利、阿尔塔什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步伐,统筹抓好水资源调节利用,防治水源污染。加快推进重点生态防护林“80工程”建设。

打好喀什经济开发区建设攻坚战。加快水电路气、公共服务设施、市政配套工程建设;推进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营,吸引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发展;推进金融创新试点,加快金融贸易区建设;实行更加特殊的投融资、金融、人才政策;发展总部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科创中心作用,高起点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

实施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规划。推进地区重点纺织工业园区建设,尽快促成山东如意、广新纺织等重点服装纺织项目落地投产。

落实中央5号文件促进就业一系列政策。对企业吸纳当地员工达到规定的,在社会保险、培训等方面给予补贴。落实有利于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继续保持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落实“培训有补助、就业有补贴、创业有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

落实好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和普通高中资助政策。

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重点解决水、电、路、气、房问题,确保到2020年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2014年努力完成17个片区治理目标,实施123个重点村整村推进规划,减少贫困人口14.34万人。

深化医疗卫生改革。争取援疆资金,改善农牧区医疗设施条件,逐步提高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拓展县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强化乡、村基层卫生院(室)建设。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加强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控工作。

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对物价过高、公职人员“吃空饷”、公务用车滥用警车牌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信访积案、小区物业管理混乱、“庸懒散”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群众落户难等35项内容进行专项整治。10月15日前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完毕。

提高村、社区党组织综合保障能力。确保村年工作经费不低于6.5万元、社区不低于10万元,复杂村、社区工作经费适当增拨。

哈密地委领导班子

政治上不够坚强和“四风”方面突出问题

理论学习不系统

民族团结工作缺少有效载体

联系服务群众不深入

解决群众关心问题力度不够

基层基础抓得不牢

艰苦奋斗优良传统坚守不够

整改措施

每年组织集体学习不少于24次;地委委员带头提高政治执行力,面对大是大非带头在党报党刊上发声亮剑。

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2014年民族团结教育覆盖面达到100%,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覆盖率达到100%;在职地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个宗教活动场所和1名宗教人士、1名党外代表人士、1名非公经济人士。

落实在哈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新增就业75%以上使用本地劳动力政策。

年底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3040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8000人。

全面实行高中“三免一补”的免费教育;初高中毕业未就业的实现职业技术培训100%全覆盖。

继续办好清华大学哈密硕士班、新乡医学院卫生研究生班;建立3—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年底乡卫生院建院率达到100%,村卫生室建室率达到92%以上;到2016年村卫生室建室率达到100%。

落实春节、国庆节、肉孜节和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城乡低保、重点抚恤对象发放专项补贴政策。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一户一策”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2015年分批分类实施精准扶贫,完成68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

地区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建立“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基金,用于解决基层无项目依托的民生问题。

今后每年地区本级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建设的投入不低于75%。

加大“两居”工程项目监督力度,确保“两居”工程质量。

加快老城区背街巷道和老旧住宅小区路灯、垃圾箱、供水设施改造力度。

积极稳妥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年内完成棚户区改造1420户,2017年完成剩余3684户改造任务。

选派政治素质过硬的党政干部担任部分重点村党支部书记;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每年按不低于10%的比例确定后进基层党组织整顿提高。

为每个村、社区党组织每年安排10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支持基层组织为群众多办实事。完善各项惠民补贴由基层党组织现金发放机制。各级财政按每人每年100元的标准向社区划拨离退休党员活动经费。逐步提高大学生村官、“四老”人员生活补助。

新增公益性岗位人员向村和社区倾斜;重点村村干部人数不少于9人;逐步充实600人进社区工作;为每个村、社区培养2—3名大学毕业生作为后备力量。

地委委员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自治区党委十条规定和地委十二项规定;地委委员在乌鲁木齐公务活动,原则上统一住哈密大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袁璐、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市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