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首脑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被认为是一种柔性手段的公共外交。它的语言有何特点,文章内容又有何相通之处?总体而言,这些文章大多通俗易懂,语言亲切友好,可以增进两国之间的互相了解。
普京用成语“套近乎”
在这些署名文章里,不同国家领导人呈现出不同的用语风格,比如普京,逻辑严谨,大段大段的严密论述;而梅德韦杰夫数次引用“终端用户”等新名词。
面向中国读者的文章,自然要入乡随俗,引用一些中国人常见的说法。
普京的文章写道:“中国有句成语:众志成城。我们愿意为了我们两国和人民的利益共同努力。而这一定能够给我们带来丰硕的成果。”
希拉克的文章也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农历新年是鸡年,而高卢雄鸡正是法兰西民族的象征,这是令人欣喜的巧合。”
海外元首怎么称呼“中国伙伴”
国外领导人的不同文章里,对中国朋友的称呼也很有意思。
“好伙伴”、“最亲密的伙伴”在纳吉布、施罗德的署名文章中出现次数最多。在纳吉布的署名文章里,提及中马经济贸易合作、熊猫外交、MH370搜救援助之后,在结尾表示,中马将来不仅是“好朋友”还是“共同追求和平与繁荣的好伙伴”。而施罗德则称“我们两个小伙伴”,重视双方的尊重互信。
在这些文章里,“小伙伴”不仅仅是一种外交措辞,更是体现双方的亲密互信。
英拉推介本国最卖力
多位外国领导人均在文章中推介本国的旅游业,或是力邀中国商人投资。推介力度最大的,要属英拉。
英拉在文章中提到:“我欢迎更多的中国商人来泰国投资。泰国拥有优越的战略位置,是中国投资者进入东盟超过6亿消费者市场的门户。”
罗塞夫借世界杯之机力邀中国游客前往巴西旅游, “我们是一个拥有动听音乐、美丽自然风光、多元文化、和谐种族和宗教,并尊重自然的国家。”
共同主题是宣示两国友好
几乎所有的文章都有一个共同主题,就是宣示两国友好。
纳吉布的文章名为《马中友谊恒久不变》,文中提到:“马中两国民间交流也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群体确保了马来西亚始终同中国保持一种特殊的联系。来自中国的两只大熊猫抵达马来西亚,正是两国友谊的最佳象征。”
希拉克在文章中说:“为庆祝法中建交40周年和在法国正式启动中国文化年,巴黎举行了欢庆新年的盛大活动。香榭丽舍大街上的春节游行、艾菲尔铁塔的红妆重抹、中国杂技的巡回演出以及众多大型艺术展都在法国人民心中留下了隽永的回忆。” (见习记者段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