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强卫: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江西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4年5月4日)

2014年05月05日15:14   来源:江西日报

原标题: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江西青年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年是五四运动95周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2周年。在5月4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全省青年学生代表一起座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体会,并以此纪念五四运动、欢度五四青年节,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座谈会前,我们参观了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了解该院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情况。刚才,团省委书记曾萍,许兵、白彩全、林祖盟、彭丽浩、许杨等5位同学,以及江西财大教授陈始发,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体会,讲得都很好。总的感觉是,我省大学校园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氛围比较浓厚,既有团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组织学、系统学,又有青年大学生的自发学、主动学,充分体现了当代青年师生关心国家、心系天下的责任和胸怀。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现在,全党、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也许有的同学想,学习讲话是政治任务,是领导干部的事情,对大学生来说没那么重要。实际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系列讲话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简单来说,可以概括为四句话:第一,传承了中华民族前赴后继、执着追求的崇高理想;第二,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第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四,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说,系列重要讲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指南和伟大旗帜。

同学们可能要问,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包涵哪些内容呢?我看,可以从六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是坚定自信。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总书记响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号召。中国梦,凝练概括了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极大地凝聚了党心、振奋了民心。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具体包括了强国梦、富民梦、强军梦、复兴梦等等。总书记满怀豪情地指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从总书记对中国梦的深情论述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大国领袖的自信、从容和坚定。

第二是敢于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反复强调从严治党、从严治军、依法治国,强调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他一再告诫各级领导干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对于腐败问题,总书记用社会毒瘤、生死存亡、严峻复杂、不堪设想、霸王别姬等这样的词,表达了绝不容忍、绝不姑息的鲜明态度。大家可以看到,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取得了反腐败的重要成果。据统计,平均20天就有一个省部级干部因腐败落马,可见中央反腐败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总书记还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心间充盈的浩然正气。

第三是纵横捭阖。总书记心中有一盘大棋局。他的讲话,善于从历史的大视野出发考虑问题,从发展的大趋势着眼分析问题,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纵深感,展现出恢宏的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比如,总书记从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近代170多年奋斗史出发,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么来的、将怎样往前走,讲清了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再比如,在外交问题上,总书记坚持外交为国家战略目标服务,该硬的硬,该柔的柔,与大国纵横捭阖,与小国睦邻友好,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权益。据不完全统计,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出访6次,参加5次重要国际会议,足迹遍及五大洲18个国家,显示了运筹帷幄的全球视野、战略手笔。

第四是锐意进取。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大后,总书记第一次到地方调研就去了广东,释放出坚定不移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强烈信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主题就是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总书记对改革谈了很多铿锵有力的话,比如,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除了深化改革开放,别无他途;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要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要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这些论述,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改革创新的决心和意志,感受到勇于进取的劲头和勇气,使我们对改革开放事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更加充满信心。

第五是底蕴深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法律、科技、军事等各门类知识,广征博引大量的历史典故、诗词对联、名人名言、成语警句,展现了扎实的学识素养和文化底蕴。比如,他在参加“复兴之路”展览时,把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明天作了高度凝练的描述和概括,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明天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他用著名学者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种境界,论述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有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心甘情愿;更要“众里寻他千百度”,最后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类似例子很多。他的每篇讲话,几乎都会引用格言、警句和诗词,在国外演讲也会引用当地的谚语、诗句,可以说,信手拈来,恰到好处。这种广征博引,正如总书记所说,是“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从人类创造的最新文明成果中寻找登高望远的思想阶梯”。

第六是深入浅出。总书记是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领袖,对国情、民情都很清楚。他的讲话朴实生动、情真意切,深入浅出、富有哲理,说的是老百姓的事,讲的是老百姓的理,特别解渴、特别接地气、特别切合实际。比如,他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样朴实无华的话,阐明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有时是虚胖”来说明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性;用“缺钙”、“软骨病”来比喻理想信念的缺失;用“墙头草”、“推拉门”来描述干部队伍中的好人主义;用“鞋子合不合适,自己穿了才合适”来说明一个国家自己选择发展道路的重要性,等等。这些话语,通俗易懂,以小见大,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不但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还会从中学到很多知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