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
中国共产党新闻>>领袖人物纪念馆

邓小平关于改革的论述及其思想探源

徐永军

2013年11月28日14:14    来源:《党的文献》    手机看新闻

【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与孙中山、毛泽东比肩而立的伟人。他开创和领导的改革,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且深深地影响着世界。作为总设计师,他科学地把握和引导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对为什么要改革、怎么样改革、如何保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些论述,指导改革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走向深入,使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中显示出蓬勃生机。领会这些论述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深化改革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为什么要改革

提出社会主义的改革任务,不是个别人头脑中想像的,而是从两个基本事实出发思考的结果。其一,此前实行的“一大、二公、三纯”的公有制结构,严重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其二,原来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尽管曾经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再加上“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对外封闭,严重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严重地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因此,邓小平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总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历史任务,就这样提出来了。

在邓小平看来,中国实行改革有三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改革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邓小平多次指出:如果“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不只是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甚至于要涉及到亡党亡国的问题”。[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1982年9月他在党的十二大致开幕词时,把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上升到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政治保证的高度,提请全党同志高度重视。

其次,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邓小平说:“多年的经验表明,要发展生产力,靠过去的经济体制不能解决问题。”“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第三,改革是探索实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社会政策的需要。邓小平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改革“就是要选择好的政策”。

(责编:张湘忆、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