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方式在培训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研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体验教学等。怒江班的体验教学安排在保山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在这里,学员们参观善洲事迹陈列室,重温电影《杨善洲》,在善洲林场亲身感受了老书记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的浩然正气。
紧张的学习并未让大家疲惫,反倒越学越有动力。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部副主任朱秦教授的一堂突发事件应对及处置模拟教学课,让大家印象深刻。课堂上,学员们各自担任相应角色模拟应对,然后通过讨论互挑毛病,老师最后点评。很多学员表示,通过学习对相应步骤有了清晰认识,再遇到突发事件一定不会手足无措。
学院办公室主任杨金江介绍,教学上的这些改变都是为了实现让学员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且能够“用得上”。
培训成效咋体现?
观念打开一片天,点子造福一方人
文山州麻栗坡县建筑公司党支部书记刘富桂,是位热情爽朗的蒙古族女干部。此前,她参加了今年第三期少数民族年轻干部培训班。
问及收获,刘富桂难掩兴奋:“培训让我的眼界和视野都得到了开阔。作为县里仅有的两家有资质的企业之一,以往我们都是等着客户上门。现在,我学会了主动出击找项目,回来后头一个月我就找到了一个1600万元的项目,加上配套建设,大概在2000万元以上。过去业务范围仅仅局限在麻栗坡,现在我把业务发展到了文山,并在多个州市设置办事处,企业发展蒸蒸日上。”
观念的转变,为发展带来了新思路。而一个致富的金点子,更是能带动、造福一方人。大理州漾濞县哈腊左村支书罗光荣,通过培训理清了本村的发展思路,回去后就带领村民兴办起核桃种植合作社。
据了解,这批培训班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教育培训、提拔使用、挂职培养有机结合。仅迪庆班的30个学员中,现已有13人得到提拔,12人在省直机关跟班学习。
从调查问卷统计数据来看,学员满意率达98.15%。
学员高松说:“过去民族地区有一个困惑,党的惠民政策给老百姓带来了很多物质实惠,但由于缺少精神方面的引导,个别群众‘不领情’。经过学习,我感到除了给老百姓物质之外,还要注重人文关怀。同时也认识到,即使为多数人做好事,也要避免损害少数人的正当利益。”
学员苗有常认为:“培训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转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学会了站在更高的层面回望本地区的发展,启示很大。”(管筱璞)
![]() |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