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官赖”关系盘根错节成地方清欠硬骨头

阮占江

2013年10月19日15:22   来源:法制日报

原标题:“官赖”关系盘根错节成地方清欠硬骨头

硬碰硬:狙击“官赖”要啃硬骨头

记者了解到,由临湘市纪委“国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清欠办公室”牵头,当地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理行动”。经过政府和纪委“停职、停岗、停薪”等重重打击后,一批硬得啃也啃不动的“骨头”陆续进入了法院。

“有些人吓不怕,无论采取什么办法都赖着不还。有些人早些年就停薪留职,不知去向。还有些人认定在小城里头彼此都是‘熟’的人面,‘铁’的饭碗,逃避清收是拖延、搪塞、躲避无所不用,这些赖皮行为在公职人员之中和社会上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对此,我们就是要以最强硬的态度,最强势的方法,最强大的力道,啃啃这些硬骨头。”在全市“清理工作”会上,临湘市法院院长朱开颜表示。

据介绍,今年来,临湘市法院制定了此类案件“专案专办”审理制度:加大诉前调解,主动与银行清欠小组联系合作,加强法律指导;仔细甄别案情,对触犯法律的国家公职人员及时移送纪检、公安部门,借贷纠纷案件简化诉讼程序,提高审理效率;以“少判决、多调解、多和解”为基本原则,对拒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果断采取诉讼保全与强制执行措施,情形严重者坚决予以司法拘留……

“张法官,国庆这几天我考虑清楚了,我接受法院提议的调解方案,愿意偿还欠款。请您现在跟信用社联系,我们马上就去办手续。”10月8日一大清早,当事人老刘便焦急地推开民三庭庭长张彬办公室的门。

1998年,好友因经营的门面资金周转不过来,拜托在某单位工作的老刘出面担保,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后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借款10万元,后来朋友因破产后债台高筑而避走他乡。2013年,信用社在清理这笔不良贷款时,登门要老刘偿还,他却不以为然。

听闻案件到了法院,老刘便赶紧动用关系,不下二十人跑到承办法官张彬处说情,都被张彬婉转劝回。经多次做工作,老刘仍旧拒不还款且避而不见,张彬只好找到了老刘单位进行沟通。不久,单位便对老刘作出“停职”决定,法院又对老刘的工资、津贴账户进行了保全,同时对其名下的小轿车进行了查封。想不到法院“动了真章”的老刘慌神了,赶紧主动到法院偿还了贷款。

“治理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法官既要敢做‘黑脸包公’,不惧压力、不怕得罪人,又要有颗‘婆婆心’,针对部分案件的特殊性,区别不同情况多做调解工作,理解当事人的难处和苦处,善于揣摩被告人心理,要有心、用心、耐心与恒心‘四心俱备’,才能让案子得到最好的处理。”分管民事审判的副院长杜国伟如此总结。

据悉,2012年仅4至6月,临湘市法院就为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家机构追回涉国家公职人员不良贷款500多万元;7月份,帮助临湘邮政储蓄银行成功“摘牌”,恢复信贷业务,全市银企重获信贷资格,临湘金融市场再次生机活跃。2013年,临湘市法院共受理公职人员不良贷款案件80件,调解结案78件,判决2件,兑现款项480万元,兑现率达到96%。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