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李建华:党员干部要以百姓之心为心 

——在闽宁镇蹲点调研的几点思考

2013年09月17日08:5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党员干部要以百姓之心为心

扶贫先扶志,只有把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扶贫开发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走进闽宁镇,感受最深的是这里的群众都怀揣梦想、充满期盼。蹲点头一天,我来到闽宁镇福宁村。这个村有2516户1万多人,是闽宁镇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的村。与村干部、村民聊了一上午,我基本搞清楚了闽宁镇的创业发展历史。上世纪80年代,这里是贺兰山东麓洪积扇上的一片戈壁滩,虽说距首府银川市仅百十里路,但自然环境却有天壤之别。开发之初,这里没有电,没有路,没有防护林带,没有像样的基础设施,种的地要靠自己动手开垦,可谓一张白纸。至今一些年纪大的移民回忆起创业之初的艰苦岁月,仍然感叹不已,过去的“烈日”、“风沙”和艰苦场景已深深烙在他们的记忆中。当时,他们住在没有水电的土坯房里,白天在地里劳作,夜里听大风怒号。这里位于贺兰山风口的下风向,是全国日照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夏天炽热的太阳晒得人没处躲,冬天大风卷着沙尘刮得没完没了。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移民群众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整日在戈壁滩上修路架桥、挖沟挑渠、开荒整地。这里土壤砂砾层厚,大大小小的砂砾占了一少半,连钢锹都插不下去,别说种庄稼了。开好一片地,得用筛子把砂砾一点点筛拣掉,留下的土壤才能耕种。闽宁镇4.3万亩耕地,就是这样一分分、一亩亩筛出来的。有时开好的耕地、挖好的沟渠一夜之间又被风沙埋掉,修好的路、安好的扬水泵站不时被山洪冲垮,盖好的房屋、砌好的院墙经常被暴雨冲塌,即将成熟的庄稼也经常被冰雹砸得七零八落。说起这些,年纪大的移民总是重复着同一句话“当时让人死的心都有”。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怀揣的梦想,始终没有放弃过上美好生活的希望。沟渠让风沙埋了,他们再开挖;道路让洪水冲垮了,他们再整修;房屋被暴雨泡塌了,他们再翻盖;庄稼绝收了,他们再播种。凭着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闽宁镇的面貌一年年发生了变化。防护林带长起来了,肆虐的风沙被压下去了,果园良田多起来了,油路四通八达了,烈日也不再“追着人晒”了,再也感觉不到昔日戈壁滩的蛮荒了。镇党委、政府驻地也已发展成一个像模像样的小城镇,道路宽阔,店铺林立,很难想象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

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里的移民群众坚持了下来?在与移民群众的攀谈中,听不到什么豪言壮语,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这个地方只要能下苦,就能吃饱,就能过上好日子”,“这里离银川近,周围企业多,打工方便”,“农民嘛,不在地里下苦,难道吃沙子顶饱?”这些朴实的话,折射出的是一个求温饱、奔小康的梦想。正是这个在许多人看来有些微不足道的梦想,却支撑着他们在戈壁滩上创造了奇迹。对中国农民而言,有一套好的住房一直是他们的梦想。闽宁镇有的移民讲,20多年来他们的住房换了4次。第一次是移民开荒时搭建的土坯房,第二次是解决温饱问题后建造的砖包房(土坯房外层包砖),第三次是生活改善后建造的砖房,第四次是近年一些先富起来的农民建造的楼房。今天,闽宁镇虽然还有少数土坯房、砖包房,但大部分都是砖房,发展水平较高的村多是楼房。按中国传统的说法,如果30年算一代人的话,闽宁镇的创业者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干了过去几代人才能干成的事,他们就是凭着一股劲,一种不达目的不甘心、不罢休的精神,向着自己的梦想一步一步走近。

扶贫先扶志,这是闽宁镇过去的历史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闽宁镇的移民都是自发的移民,他们能让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今日的特色小镇,首先靠的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靠的就是“能下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现在宁夏正在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我想,在移民搬迁中,首先要尊重群众的意愿,群众有了这种意愿,就有了脱贫致富的自觉,就会主动想办法、找门路,能积极主动干起来。如果只靠政府动员、做工作,即使把群众搬迁出来,搬到条件好的地方,他们也会有许多依赖思想,干什么也都靠着政府帮助和支持,这样是难以过上好日子的,即使脱贫了也会返贫。因此,扶贫开发首先要调动困难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样贫困群众才能在各方面的帮助、支持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负重自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