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党报早读>>热点·视点·观点

在少人问津中,跨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植物文化研究”破土而出——

关注:挖掘植物背后的文化

2013年08月16日08: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⒈纯粹的植物学,很难展示文化内涵

植物背后的文化故事,普通公众知之不多,也缺乏专门的研究整理

植物文化对大多数国人来说,恐怕还是个新名词。之所以提出植物文化,源于长期困扰冯广平的一个问题:传统植物分类学走到一定高度之后,如何让大众所接受?“学问一旦束之高阁就会被人们遗忘,我们应该把它翻译成现代人能以科学态度认知并喜闻乐见的东西。”

园林专业出身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宣传部副部长包琰是研究成员之一,她对建立植物文化这一新学科有自己的体悟:“传统的植物分类特别明晰,但各个门类之间是不相关联的。我们在研究植物时发现,应该关注的不仅是‘门、纲、目、科、属、种’,还应重视其背后衍生出来的文化历史内涵、生态观赏趣味和食用、药用价值等。”

而植物衍生出来的文化历史内涵、生态观赏趣味等,并不是自作多情的无稽之谈——

比如,上溯1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北方的祖先就把一种狗尾草驯化为小米。此后直至汉朝,小米一直作为主粮,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结构起了巨大的支撑作用,还成为重要的文化基准:我们国家度量衡中的基本单位“寸”、音乐的基本单位“黄钟”,就是根据小米来确定的。   

比如,植被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园子里种什么树、怎么种、种在哪里,都体现出造园者的内心情感和文化底蕴。同样是柏树,圆柏要栽在紫禁城中,侧柏则栽于太庙内,而这样的规制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我国数千年文明发展中形成的植物文化,不仅普通公众知之不多,就是在学术界,也缺乏系统的挖掘、整理。

与其望洋兴叹,不如退而结网。冯广平、包琰等有心人士关于“植物文化研究”的倡议,得到中科院植物所李承森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赵志军研究员、河北师范大学赵建成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卢龙斗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支持。

“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人和植物之间呈现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冯广平说,植物是整个地球生命圈层的基础,人类是生命圈层的一部分,人类因为自身需要而选择有限的植物种类并与其协同演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物质、精神财富。“我们所要探求的,就是要弄清人类为什么要选择特定的植物种类,以及围绕这些植物种类都有哪些物质的、精神的成果。”

基于这一理念,经过深入探讨,研究团队决定从植物命名、食用选择、药用选择、木材选择、阅赏选择、崇拜选择和生态选择等七个方面,开展植物文化研究。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