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习近平来到武汉考察。一下飞机,就前往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港区考察。他先来到中控室,听取港区建设情况介绍,然后冒着大雨考察作业码头。习近平卷起裤腿,打着雨伞,趟着积水,了解港口货物吞吐量情况。(据7月24日人民日报)
可以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进行决策、制定政策、指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项基本功。习近平总书记在双休日的时候,冒雨考察,任凭雨水打湿了自己的衬衫,依然十分认真地了解基层一线的生产经营情况,为各级领导干部转变作风、走好群众路线上了一堂示范课。
对照总书记调研中“卷裤腿打雨伞趟积水”,并非所有领导干部都能做到这一点。不可否认,一些领导干部作风飘浮,下基层调研常常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道听途说,一阵风来,一溜烟去,看似热热闹闹,但是效果甚微。有的领导干部只做表面文章,只重形式,不重效果,不解决实际问题,对真实情况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有的“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只听不做,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对于实际问题和各种矛盾,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以各种借口回避。这些不求实效的下基层,成了群众深恶痛绝的“秀基层”,会导致决策失误,把事业引向歧途。
当前,全党正在自上而下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主要任务就是要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就需要党员干部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真正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实践证明,有了好的作风,才能走好群众路线。各级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不摆“谱子”,不做“样子”,主动走近百姓,深入群众当中,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能因为交通便利了而疏远了群众,不能因为通讯发达了而冷漠了群众,而要主动下基层、走村寨、进农家、访百姓,多到田间地头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做到群众家里坐得下、粗茶淡饭吃得进、家长里短聊得来、大事小事谈得拢、难题难事解得开,在与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思想感情,在与百姓亲密无间中增强服务群众的实效。
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领导干部的作风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其在群众中的形象,也深刻影响着一个部门的行风、一个地方的民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总书记“卷裤腿打雨伞趟积水”搞调研,作为一面自省的镜子、一把自警的标尺、一种自励的目标,带头改进工作作风,带头深入基层调研,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带头解决问题,努力在改进作风中树立标杆、作出表率、走在前头,做到以优良党风带动政风民风的根本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