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副主编顾华在个人微博上写道:“内蒙古自治区统战部部长王素毅现被情妇联名举报贪污受贿近亿元,包养女大学生女记者数名,房产数十套,安排近30名亲戚吃空饷。”据调查了解,王素毅目前正在接受纪检组织部门调查。(7月2日 新华网)
又是一起实名举报高官腐败案件,情妇再一次站在举报腐败第一线,从雷政富与赵红霞的狼狈为奸,到罗昌平微博实名举报刘铁男,再到如今王素毅被情妇联名举报,虽然官位升高、权力变大,但相继拜倒在情妇的石榴裙下,生活腐烂、情妇二奶、巨额腐败等等都是这些官员的代名词,他们为了讨好年轻漂亮的情妇欢心,为博红颜一笑,想方设法为她们挥霍金钱,满足他们的欲望,然而,在自以为情场得意之时,昔日的红颜知己却反目成仇,却把自己拉下马,实在是一种悲哀。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客观上正是这些贪官的情妇起到了“反腐败”的关键作用,几乎每一个大案要案背后,都有情妇的阴影。情妇成了腐败分子的“克星”,对于某些贪官,若不是情妇铁心、铁证举报,非但倒不了,还可能会往上升。然而,在情妇反腐的背后看到的却是金钱利益的反目,与其说这些“反腐精英们”是贪官的情妇,不如说她们更是甘当权力与金钱的“情妇”,她们看重的是这些高官手中的权力,看重是贪污的能力。然而,随着欲望的不断膨胀,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时,昨日风情万种的情人,转眼可能变成冷酷“杀手”,也是很自然的事。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情妇成为贪官落马的“突破口”,无疑从两个方面敲响了警钟。
一方面给党员干部敲响了自律自省的警钟。俗话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牢固树立自律自省意识,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和肩上的责任,筑牢清廉务实的思想道德防线,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慎重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
另一方面为监督机制体系敲响了警钟。“情妇反腐”虽然达到了治腐的目的,但也确实给我们的“有关部门”提了醒,反映了目前的监督体系制度的刚度、硬度不够,仍然不太完善,因此,要杜绝贪污腐败现象,就要全面完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党内与党外监督、舆论与群众监督、司法与行政监督,并且建立健全惩戒机制,架起法律法规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彻底铲除腐败的温床,要让任何贪污腐败分子付出惨痛代价,让任何“情妇腐败”见光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