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的5年间,面对结石宝宝的悲惨境地以及接踵而出的奶制品丑闻,国人对国内奶粉厂商的信任降至冰点,众多扛着“原装进口”招牌的真假洋奶粉乘机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一时间,中国市场上充斥着各类在欧美国家闻所未闻的“国际知名品牌”。(5月30日《新民周刊》)
真正的进口奶粉,即使是价高也没话说,因为这是市场所决定,可是一些打着国外品牌的奶粉,根本就没有国外的味,生产和销售都全部在中国境内。“目前中国市场上出现的洋奶粉品牌已经超过了100家,超过八成的所谓原装进口洋奶粉全都是在蒙人”,此种“假洋鬼子”奶粉实则还不如国产奶粉,可是认知度和价格却不一样,比起真正国产的奶粉身价高得多。
假洋奶粉有市场,其中自然与消费者的心理有关,一些消费者总认为“国外的月亮圆”,不管是什么牌子,只要打上了洋码,就一味的认为好,而一些商家时不时打出升级配方,又是“高端”又是“超高端”,更让一些人追崇。再则,国内奶粉自我宣传还缺乏力度,如今的国产奶粉与以往相比,在质量和配方上已大不同,可是不同在哪,优势在哪?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即使是最近中国乳制品协会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结果表明,16个国产品牌(包括国内生产的国内与国外品牌)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而且实际检测数值都非常好。9个原装进口产品中,有3个不合格。也是含糊其辞,不知是哪个品牌。权威机关说不清,消费者也只能是凭感觉选择。由此,假洋奶粉走俏从另一方面说明,消费者对国产的奶粉缺乏足够的了解。
“假洋鬼子”奶粉从外表看,打着外国文,精美的包装裹着,谁也不知其“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消费者怎么去辨别?只能是将假当真。尤其是此种贴牌产品对国内奶粉是一大冲击,一些地下生产,一些没有名气的厂家生产,鱼龙混杂,以假乱真,严重的影响了市场秩序。只要挨上了“洋”字,奶粉的身价就猛涨,原本就不是洋奶粉,将本国的奶粉换个马甲就涨价,实则是误导消费者,利用消费者的心理进行谋利,此种蒙骗消费者的行为,理当进行揭穿,而监管部门又发现了多少,查处了多少?
“假洋鬼子”奶粉吃香,根本原因就在于能“假”得了,此种假无须付出多大的代价,如果是监管部门有假即查,及时公布,严厉打击,此种假还假得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