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南市宕昌先新城子乡老树川希望小学学生在新校园里进行课间活动(2010年7月19日摄)。 新华社发 (王耀东 摄)
干部经历重建历练 未来陇南提速发展
【新华社记者】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许多干部深入一线、日以继夜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最近两年里“双联”活动开展期间,我们陇南市的干部表现如何?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灾后重建期间,陇南各级领导干部心系群众、胸怀全局,把如期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作为检验执政能力的“政治硬仗”,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和“坐不住”的责任感,深入一线、包村抓点,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千方百计加快重建进度,为搞好灾后重建尽了责,出了力,流了汗,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赞誉。经过三年灾后重建的历练和考验,陇南全市各级干部应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从2012年2月份开展以来,陇南市各级领导干部顺应新时期党对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求,顺应群众破解发展难题的热切期盼,顺应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迫切需要,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农民群众交朋友、结穷亲,同吃同住同劳动,着力解决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着力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着力解决科技水平偏低的问题、着力解决产业发展薄弱的问题,在工作实践中接受了深刻教育、经受了实践锻炼、净化了思想灵魂、增进了群众感情,陇南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团结协作、心齐气顺,顾全大局、奋力赶超的良好精神状态为陇南转型跨越发展注入了发展活力。
【新华社记者】能否给我们展望一下,未来五到十年,陇南市将会出现哪些大的发展?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当前,陇南面临着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支持甘肃发展的若干意见、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等,为陇南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突破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可以预料,陇南市经济社会将会提速发展。
——交通将会得到大的发展。随着兰渝铁路、兰海高速、成武高速、十天高速、武九高速、陇南支线机场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陆续建设建成,长期制约陇南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彻底打破,以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机场为主要支撑的立体交通网络将会形成;
——工业将会得到大的发展。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陇东煤电化基地建设和南北运输通道建设步伐的加快,将进一步推动整个陇东南地区资源要素的配置和产业布局的优化,为陇南市承载能源产业、布局化工、有色金属加工等载能产业,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陇南的资源优势将逐步凸显出来,以有色冶金、水电能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为重点的优势主导产业的地方工业发展将会得到大的发展;
——农业特色产业将会得到大的发展。随着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为我市做优做大以核桃、花椒、油橄榄和中药材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提供了产业支撑,农业特色产业的质量效益将会得到明显提高;
——旅游产业将会得到大的发展。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以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三大旅游资源为主的旅游产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陇南将成为甘陕川毗邻地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陇南的城镇建设将会得到大的发展,城市建设起步晚的劣势必将转化为城市建设的后发优势,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将会充分释放出来,陇南将会形成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中心城市,彰显陇南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
——随着全市财政状态的不断增强,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惠民资金的强劲投入,陇南的医疗、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得到更大发展,人民群众将会从中得到更多实惠,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未来五至十年,陇南将会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重要增长极,连通成渝、关中经济区的战略通道和桥头堡,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示范区,全国重要的有色冶金产业基地、绿色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要的中药材基地、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新华网甘肃频道兰州5月12日电/记者 屠国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