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建完成的陇南市康县阳坝镇龙潭子村全貌(2011年3月1日摄)。 新华社发 (王耀东 摄)
【新华社记者】和甘肃省其他一些市州的城市相比,陇南市各个县区的城区面积似乎都比较狭小,这是否意味着陇南市的城镇化进程因土地问题而受到影响,我们想通过哪些方式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进程?
【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陇南山大沟深,建设用地紧缺,严重制约着城镇化进程。我们通过多种方式,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用地难题。
——加强规划优化空间布局。把建设中心城市、县城和有重点、分步骤地建设小城镇相结合,加快构建以陇南市区和徽成盆地为区域中心、以各县县城为骨干、以建制镇为重点、以公路沿线小集镇为基础、以新农村为辐射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成梯度辐射、功能互补的开放式城市体系。结合陇南区域综合特点、山水园林特色、资源分布状况等实际,合理确定城镇的区域定位、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以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对城市建设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具体控制,对城市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等建设要素做出详细规定,做到控制性规划与城市管理、长远开发建设有机结合,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要求在具体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建立集约化的土地利用机制。注意处理好保护土地资源和促进发展的关系,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对接,把城镇周围的土地尽量纳入城镇建设用地和工业发展用地,为建设用地的征用审批作好基础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储备城市建设用地,切实保障城市建设项目的用地需求。着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制定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在科学、高效、集约利用地上空间的同时,积极推进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开发,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强化对存量和闲置土地的整合,盘活闲置资产,提高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升土地等资源的使用效益。
——推进和谐拆迁。无论是旧城改建,还是新区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和谐拆迁”的原则,围绕“两好”目标:即群众搬迁后居住条件比原来好、安置后生活条件比原来好,采取宣传发动、依法征用、妥善安置“三步走”的办法,做到宣传动员、责任落实、征地补偿、后续安置“四到位”,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全面落实拆迁占用补偿政策,对群众的正常利益诉求,属于政策范围内的积极予以落实,对没有政策依据,但不违背政策法规的问题,实事求是,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给予解决,并积极协调部分失地农民享受“农转非”、城市最低保障、养老保险等一系列利民、惠民政策,最大限度保证拆迁征地群众生活,实现和谐拆迁。
——抓好土地储备。做好土地摸底工作,准确掌握城市可用土地状况,科学合理确定土地储备对象,以规划为引导,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出让、统一管理,提高土地储备效益,为城市建设创造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