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半月谈》报道,近期,在长沙市组织的一次暗访中,发现市电业局三名联点驻村干部公然造假。明明人在数十公里之外的市区,签名却出现在联点驻村的签到本上;三本密密麻麻的民情笔记,竟然全由基层干部代写……在舆论一片哗然之际,长沙市电业局仍然振振有词,称其驻点干部“工作扎实”、为村里办了不少实事,赢得了当地群众“较好的口碑”。
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干部下基层竟会这样公然造假,本该驻村的干部居然还在原单位忙于工作,可在数十公里外的驻点村,他们的签名“奇迹”般的出现在签到本上。难道他们会“分身术”不成?民情笔记看上去密密麻麻、满满当当的,却没有干部自己的一笔一划,这样的笔记给谁看呢,又能从中了解、掌握什么民情呢?而长期不进村、不驻村,电业局怎么敢说其驻点干部“工作扎实”、“有较好的口碑”?
干部下基层、联点驻村的目的是什么?用时任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陈润儿的话说,“就是要解决群众找得到干部的问题,要找得到人、办得了事、解得了难、交得上心。”可是,这样的公然造假、施展“分身术”、糊弄、耍花招,反应出了个别干部作风不实、认识不够、心态不正的问题,不仅发挥不了干部本身作用、达不到预期目的、收不到应有效果,更重要的是恐怕会引起群众对政策的不理解和不信任,降低党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政府的公信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干部下基层、联点驻村,应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结合好,要修好“定身术”,把身子定在联系点、派驻村,把心思用在联系点、派驻村,扎扎实实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实实在在为民解忧、为民谋利。而不能玩“分身术”,以为给群众解决一点难事、给村里一点帮扶资金就算完成了任务。同时,要以群众为镜,从中查找出自身工作中、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加以不断改进和提高;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努力改进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要以群众得到实惠为目的,帮助群众谋划发展思路、探索致富途径,把党的政策落到实处。
干部唯有修好“定身术”,在基层定住身,把基层当作自己的家,在群众中扎下根,把群众看成自己的亲人,才不从心能有效发挥干部作用,赢得良好的口碑,树立起公仆的形象,从而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度,使基层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