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作案嫌疑,目前林某已被警方刑拘。(据4月17日《京华时报》)
“复旦投毒案”不仅无情地夺去了高材生黄洋的生命,也给两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当然,如此悲剧的上演,不仅是复旦大学的耻辱,也暴露出当下教育制度存在的“短板”。对于教育部门来说,不仅承载着为学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重任,更担负着引导学子走好人生之路的责任。这其中,既包括引导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格观,也包含着引导学子树立健康阳光的心态等。
然而,让公众遗憾的是,我们当下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病”,在应试教育的大体制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当社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时,当教育部门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权衡教师的教学业绩时,我们的教育手段也自然而然地变了味、走了样。一些教育部门为了单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作出一些违背师德的举措。
比如说,有的学生由于未能及时完成作业,会遭遇教师的严厉体罚;有的学生因上课未能专心听讲,会受到老师的暴力相向;更有一些学校对学校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劝退”、“分流”等,只为了能够保证学校的“升学率”,而对这些“成绩较差”学生的前途却不管不顾……诸如此类问题的频繁上演,难免会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工作者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等,都可谓是摆在学生最为生动的教材。既然如此,那么,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平时当应不断给自己“充电”,从而提升自己的素质与人格魅力等。可是,现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却让公众很是失望。这其中,不仅有些教育工作者不能安心本职,踏实奉献,更有部分教育工作者师德沦丧、道德败坏。
比如说,近年来,有少数教育工作者不择手段性侵中小学生,既给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挫伤,更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有的教育工作者整天牢骚满腹、怨天尤人,甚至习惯于在学生面前发牢骚、诉苦衷……当教育工作者存在着如此种种问题时,也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造成不良影响。如今,面对发生在知名学府上海复旦大学的这起“投毒案”,想必值得教育部门好好反思。
毫无疑问,在严肃的法律面前,对于投毒者来说,当会受到法律的相应惩处。但这起残酷的“复旦投毒案”,想必也给教育领域敲了一记警钟。对于教育部门来说,切不可忽视学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心理教育引导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