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4月11日电 近日,有媒体报道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民法院院长购买一辆价值75万元的豪车,并存在公车私用等问题,引起网友密切关注。网友们认为,贫困县法院院长配豪车兜风,与中央八项规定要求的踏石留印转作风格格不入,是私欲的膨胀,权力的张狂。

网友“吴永超”在帖文中写道,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连破旧的办公楼都还是租来的,无论法院院长出于何种缘由,屁股底下坐75万豪车都应受到指责。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即使级别再小,地方财政再困难,民生问题再多,也要超规格坐豪车。纵使国家三令五申,纵使有“八项规定”出台,仍然管不住膨胀的私欲,管不住自己屁股,习惯于摆官架子,大行攀比之风。既凸显了干部队伍存在的官爷作风、摆谱心态、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的顽固性,也反映出在落实八项规定上,个别地方走形式、图应付,没有真转实改。
网友“遥远的东环”也表现出同样的担忧,“车轮上的腐败”,不仅造成国力财力的浪费,也对政府形象产生负面影响。当国家多次重申政府部门要公开并严格控制三公消费时,我们好奇为何领导坐豪车事件依旧屡禁不止?中央三令五申要求严查违反规定超标享受的领导,我们能够看得到相关部门对此的重视,可是问题的治理同样需要下定决定,需要采取具体措施,对那些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惩处,这样才能把中央的规定落到实处,有效减少和遏制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八项规定要做到令行禁止,基层显然是个难点,也是个重点,许多基层单位,对于上面政策反应慢一拍,这堪称一个顽疾。而此一现象,与决策一言堂,权力制衡失效、公众监督难以有效渗透、媒体监督空白等一些系列原因有关。对此,需要‘采取专项检查、随机抽查、暗访’,需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仅要严肃追究直接人员的责任,而且要依据规定对有关领导进行问责要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漏洞和薄弱环节,强化建章立制,推进长效机制建设”,网友“持证高山”在帖文中分析道。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抓落实,难在实,在一项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阻力,若仅把动动嘴皮子当落实,只会让政策停在嘴边,浮于纸上,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把梦想照进现实”,网友“凤城泽瑞”在帖文中写道。
网友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