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基层,到过一些村,觉得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的问题比较突出,还曾经听到过两个有关农村党员年龄老化的笑话,一个笑话叫“七人三牙”,说的是一位领导到某村上党课,只有7名党员来上党课,领导观察比较仔细,数了一下,7名党员只有3颗牙齿,以此形容该村党员年龄老化问题比较严重。另外一个笑话叫“七老八十三条腿,早点开会早动嘴”,说的是某村每次开党员大会都要选择上午开会,早开会早吃饭,究其原因,因为该村80%以上的党员都是60岁以上的,70岁、80岁的老党员比较多,开会的时候大都是“拄着拐棍扶着墙——三条腿慢步而来的”,必须上午开会,吃完饭留足时间让老党员慢步而回。笑话归笑话,但笑话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党员“青黄不接”,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次结构,党员年龄老化现象比较突出,需要引起各级党委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农村党员纳新工作。
既然农村党员年龄老化,为何基层党组织不加大党员纳新力度呢?认真了解分析了一些情况,农村党员年龄老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缺少苗子”。农村年轻人“两个一批”外出导致党员纳新没有对象,即农村劳务输出力度加大,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出去了一批;大学扩招农村娃娃“金榜题名”考上大学出去了一批。二是“好苗没人要”。这是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带来的新问题。一些村委会党组织书记为了下届再下届“轻松拿选票,稳坐钓鱼台”,不是在谋发展办实事上下功夫,而是在发展党员上打起了歪主意,要么搞“武大郎开店——个子比自己高的一概不要”。嫉贤妒能,在发展党员时不愿意挑选能力比自己强的人作为发展对象,生怕被人取而代之。要么搞“老母鸡带小鸡——不是一窝的都不要”,在发展党员时以家族化扩张为导向,以关系亲疏程度为党员发展标准,确保新发展的党员“平常时候听自己的话,选举时候投自己的票。”从而导致一些优秀的“苗子”不能够及时被补充进来。三是由于少数农村党组织自身软弱涣散,“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村子中的优秀年轻人不愿意向党组织靠拢,导致农村党员纳新难。
农村党员“青黄不接”虽然有客观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因素。落实好党的十八大要求,切实重视并有效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增强基层党组织自身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教育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把党员纳新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去重视和研究,作为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生命力工程去关注和加强,让农村的优秀“苗子”能够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让符合党员发展条件的年轻人能够及时被吸纳到农村党员队伍中来,才是解决农村党员年龄老化问题的治本之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