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高层动态

王兆国在全总十五届七次执委会议上的讲话

(二O一三年二月二十八日)
2013年03月01日14:12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一)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的问题。

坚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工会发展道路的核心。中国工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由工人阶级的性质、党的性质和工会的性质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工会始终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在维权和对外交往中长期受到西方工会的指责和非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工会对外交流迅速扩大,西方工会更是不遗余力地大肆攻击我们,千方百计在国际工运事务中排挤、孤立我们。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在各种场合都旗帜鲜明地坚持表明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群众组织。我们这样做,非但没有削弱、反而扩大了中国工会的对外交往,没有降低、反而提升了中国工会在国际工运中的地位。

工会接受党的领导,在我国《宪法》、《工会法》、《党章》、《工会章程》中都有明确规定和体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工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等。我们党始终重视对工会的领导。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一个核心,社会主义事业就不能胜利”;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工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江泽民同志指出,“工会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自己的群众性组织”;胡锦涛同志指出,工会“要进一步提高接受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高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下行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工会要坚决贯彻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部署”,等等。这些重要指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科学阐明了工会与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深刻揭示了我国工人运动的基本特点和普遍规律。

中国工会80多年的历史充分说明,工会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决定中国工运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广大工会干部务必牢记,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我们的显著特点和光荣传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和根本政治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始终坚持。

(二)关于工人阶级地位和作用问题。

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是涉及我国国体和政体的一个重大问题。工会发展道路强调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根本方针的贯彻落实,不断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们国家的国体,它从根本上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工人阶级的领导又是通过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的共产党来实现的。作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工人阶级是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社会主义中国当之无愧的领导阶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根本上是同工人阶级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伟大作用联系在一起的,是建立在工人阶级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基础之上的。保持和发展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必须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全面提高广大职工的整体素质,把他们锻炼成为一支真正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社会主义道德、现代科技知识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强大阶级队伍。

劳动竞赛是广大职工发挥主力军作用的一个突出而集中的表现。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是我国工会的光荣传统。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工会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必须看到,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论国有企业还是其他所有制企业,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力量和基础;无论企业经营者还是职工群众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因此,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强调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劳动竞赛的重要意义和现实必要性,始终强调并坚持,不论国有企业职工、还是非公有制企业职工,都应当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劳动和工作中去;劳动竞赛不但国有企业要搞,非公有制企业也要搞。改革开放30多年特别是新世纪新阶段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仍然是凝聚广大职工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重要载体,所有类型的企业都要继续坚持下去。

劳动模范是我们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是我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必须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国企改制之初,有不少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劳模在工作生活上遇到了实际困难和问题,这些劳模都是新中国建设的功臣。这就要求工会一定要把劳模工作做好,把劳模问题解决好,这是党和政府对工会提出的任务,广大工会干部和困难劳模也都有迫切愿望。这些年来,全总和各级工会认真开展劳模情况调查、摸清底数,积极向党政反映劳模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争取到中央财政设立全国劳模专项补助资金,制定有关劳模慰问、低收入困难补助、特殊困难帮扶的管理服务办法,并推动各地加大对困难劳模帮扶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劳模问题的解决。同时,各级工会主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劳模的评选、表彰、管理、服务等工作,广泛宣传劳模先进事迹,组织劳模疗休养,推动全社会尊重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为劳模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贡献智慧力量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社会氛围,劳模的地位得以更加巩固,楷模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是党和政府重视支持、各级工会和工会干部长期努力的结果,工会要继续加大力度,持之以恒地做好劳模工作。

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着综合国力的竞争,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党和政府历来对此高度重视,中央明确要求,工会要“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些年来,各级工会充分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等,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当前我国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仍然偏低,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工会要增强紧迫感,把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来抓,进一步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着力培养造就宏大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快速跃升为人力资源强国作出新贡献。

我国工人阶级具有独特品格。工人阶级在推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经受无数风险考验,战胜无数艰难险阻,锤炼了“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它反映了工人阶级的光荣传统,凸显出工人阶级的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先进性。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亿万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以国家主人翁姿态,顽强拼搏、勤奋工作,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充分展现了这一伟大品格,树立了光辉形象,不仅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也得到国际舆论的赞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深刻理解劳动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大意义,更加重视生产劳动,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倡导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新劳动,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在全社会进一步唱响“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最强音,用劳动创造美好的未来。

(责编:杨丽娜(实习)、常雪梅)


相关专题
· 国内活动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