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面做好2013年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起步之年。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始终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住“进”这个重点,扎实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力构建以“十大重点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8%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3.5%。上述目标的确定,考虑了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注重了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质量效益提升。龙江发展的优势在资源富集,要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狠抓产业项目建设,用好用足国家推动产业向资源产地转移的政策,把新的增量做大做强,把现有存量做优做活。一是全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抓好600个省级重点产业项目,确保年度投资达到2000亿元,带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200亿元以上。要重点抓好哈尔滨中小型燃气轮机、齐齐哈尔提速提重新型铁路货车、哈工大奥瑞德蓝宝石等一大批技术领先、附加值高的项目,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促进尽快落实、落地。围绕绿色食品、稀有矿产、高科技产业等新经济增长点,抓好一批技术创新、精深加工项目。对现有的产业,要引导和促进企业加强技术改造,拉长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在省内形成更多的配套企业和终端产品,提高附加值,增加地方税收。帮助有实力的大集团在我省设立区域性公司总部或子公司,在我省做大做强。大力推进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根据区域布局和项目摆放,适当增加新的省级重点园区。扩大国家级园区、省级园区和市县级园区自主权,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带动、辐射作用。二是加快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双百工程”,促进结构优化、产品更新,提高产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老字号”,对石化、能源、装备、食品等传统主导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驱动改造提升,推动产业新型化,激活做优存量。深度开发“原字号”, 对“煤、木、粮、油、矿”等资源加工产业,增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东部煤电化基地、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转型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育壮大“新字号”,对新材料、生物、现代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抢占高端,扩大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消费点和就业拉动点。哈大齐工业走廊要发挥科技要素聚集的优势,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向高端化发展。要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调控手段,把优势资源优先配置给在我省投资额度大、产业链条长、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要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增加比重。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住宿、餐饮、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以办好对俄“中国旅游年”活动为契机,加大旅游促销,做强旅游产业,提升综合效益,推动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转变。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逐步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大力推进单体投资100亿元以上的哈尔滨华南城、义乌小商品城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鸡西、伊春、黑河7个市与大连万达集团签约,总投资600亿元以上的商业综合体项目年内落地。加强与海航集团战略合作,着手组建黑龙江航空公司。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四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富民兴县强省的重要基础,必须牢牢抓住不放。要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突出特色产业,通过区域合作、优势互补,把特色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省设立扶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县级工业示范基地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提升对产业项目的承载能力。县域经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要达到16.5%。
|